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以“沉浸式”体验培养“小主人”,解锁嘉定区这所小学的育人密码→

转自:第一教育 2025-10-22 18:01:57

嘉定区江桥镇的一个居民小区里,原本陈旧的水泥地悄然披上了色彩靓丽的“新衣”,一幅幅“多巴胺色”的地绘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广场上,憨态可掬、笑眼盈盈的胡萝卜占领“C位”,孩子们欢快地玩着“萝卜蹲”的游戏。

这一公共空间的“微改造”源于嘉定区江桥小学“江小超”红领巾议事厅的一份提案。从主题选定、图案设计到实地绘制,学生们积极建言献策。江桥小学学生董昊雯说:“以前总觉得美化环境是大人的事情,现在觉得,自己也能为社区献一份力。”

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关注学校、关注社区……江桥小学校长高岚岚告诉第一教育,学校自2014年起积极开展“责任教育”制定“对自己尽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家庭尽责任,家庭的事情帮着做;对班级尽责任,集体的事情主动做;对学校尽责任,学校的事情一起做;对社区尽责任,社区的事情争着做”的分年级目标,培养学生成为“自治、自主、自律”的“三自”小主人。

江桥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一所办学历史超百年的老校。1999年起,学校推动开展“小主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合作意识不强、面对长周期任务缺乏坚持精神等问题,学校在传承既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验式责任教育的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责任素养。

何为责任素养?高岚岚诠释道:“责任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涵盖了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能力等多个方面。”

责任教育显然不能依靠说教灌输,“体验”是江桥小学开展责任教育的一大关键词。学校将校园内外的学习与实践空间,打造为责任教育的场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沉浸式”体验、反思感悟,深化对责任的理解与担当

近年来,学校探索形成了“团队运动、岗位锻炼、拓展游戏、社会实践、艺术表现”五大体验形态的体验式责任教育实施策略。

体验式责任教育形态一:
团体运动

江桥小学是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校园足球普及工作优秀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推出“娃娃足球入门”“娃娃足球游戏”校本足球课程;学校还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开展“摸着石头过河”“轮胎接力”“旋风跑”“毛毛虫”等趣味运动游戏,让学生广泛参与团体运动。学校希望让学生通过团体运动磨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激发责任意识,唤醒责任情感,表现责任行为。

体验式责任教育形态二: 
 岗位锻炼

课间协管员、黑板清洁员、图书管理员……江桥小学设置了一系列小岗位,让校园的角角落落成为学生发挥小主人精神的场所。学校开设有“职业大联盟”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立足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探究活动、动手操作、创作设计、情景模拟、职业体验等多样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多样性,体验职业的快乐和辛劳,学会合作进取,平等对待不同职业,树立良好价值观。

体验式责任教育形态三:
拓展游戏(心理团体辅导)

“想象一下,你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大草原,遇见了两年后的自己。你想对两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呢?”心理老师向学生抛出问题。“两年后,我已经进入校篮球队了!”“我的钢琴已经达到十级水平!”“我的书法已经写得很棒了!”学生思考片刻,在“梦想规划纸”上填上自己的目标。这是江桥小学开展心理团体辅导中的一幕。据介绍,学校将团体辅导作为开展体验式责任教育的重要手段,引导学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验式责任教育形态四:
“责任剧场”

“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是信仰的坐标!”在学生张谦颐的朗诵声中,《红旗的一角》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是学校举行的“铭记历史,致敬未来”主题诗歌朗诵活动的一个片段。据介绍,江桥小学的“责任剧场”包含“周末书房”“小主人剧场”“超星阅读”等学校公共文化设施。学校以“责任剧场”为载体,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类活动,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学生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情感。

体验式责任教育形态五:
社会实践

学校认为,实践体验是责任认知内化为责任行为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研学活动等,让德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除了“走出去”,学校还积极“引进来”,将马兰花剧场优秀儿童剧、“艺术棒棒堂”曲艺、雅昌流动美术馆及艺术讲座、新闻学堂等资源引进校园,在丰富多元体验与实践中,拓宽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让学习真实而深刻。

江桥小学的体验式责任教育还在探索中不断蝶变,呈现出新样态——

一场亲子旗袍秀点燃了江桥校园:舞台上,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旗袍作品,甚至把设计稿变为实物,拉着妈妈来了一段走秀……学生经历了一场“旗袍文化”主题项目化学习,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调研,走进旗袍文化;独立思考、发挥创意,设计旗袍;和爸爸妈妈共同策划并呈现最终的成果。项目化学习近年来也成为了江桥小学开展体验式责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集体责任感,在长周期任务中锤炼不怕困难的意志。

“江小超”红领巾议事厅的设立更是让学生将目光投向了身边事、社区事。如何保障网络安全,避免在上网时泄露个人信息?社区里有一片闲置空地,如何将之改造为课后15分钟活动区域?江桥镇有着独特的衍纸文化,如何让更多居民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文化?……学生们围绕校园内外的大小事,积极建言献策,不仅做校园的小主人,也做社区、社会的小主人。

校长高岚岚告诉第一教育,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实践,学校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责任表现进步明显,逐渐向“小主人”靠拢;教师的责任指导更显专业,助推“小主人”蜕变;学校内涵发展更加丰实,形成“责任”特色名片。“小学责任教育研究始终是我们坚守的育人课题,每一步探索都凝聚着对责任素养培育的深度思考。未来,我们仍将以培育负责任的小主人为导向,在责任教育的深化之路上持续前行。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