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由复旦大学牵头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神经疾病致病机制与干预治疗研究》启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行。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整合了4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科院等优质平台资源,凝聚了一支由院士领衔、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致力于攻克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神经疾病的核心科学难题与临床转化困境。

课题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钧瑛院士、华山医院王以政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院士等专家成员,复旦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徐晓创,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副院长伍蓉,复旦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郁金泰、纵向研究处副处长王慧、华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会。
项目负责人、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坚致欢迎辞。他表示项目资助金额近5000万元,执行期5年,承载了国家在脑科学前沿领域实现突破的坚定决心,课题组深感责任重大。
徐晓创常务副院长和毛颖院长认为该项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将为饱受帕金森病等病痛折磨的患者和家庭带来希望,表示将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完成创造最优条件。郁金泰教授主持致辞环节。




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与规范管理,项目正式成立了技术指导专家组及项目执行委员会,会上举行了项目专家聘书颁发仪式。技术指导专家组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钧瑛院士、华山医院王以政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院士、青岛大学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谢俊霞院长组成,袁钧瑛院士任组长。项目执行委员会由王以政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曹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教授、华山医院王坚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黄芳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那德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聪教授、华山医院左传涛教授组成,王以政院士任组长。

为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颁发聘书

为项目项目执行委员会颁发聘书
项目汇报环节,在谢俊霞院长的主持下,各课题负责人张宏院士、李丹教授、鲁伯埙教授、王坚教授分别就所负责课题背景、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本项目依托团队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规划了清晰而系统的研究路径:从深入解析致病蛋白聚集与神经环路异常机制,到研发并验证关键的分子显像示踪剂;从探索疾病致病新机制及临床前小分子干预策略,到最终推动基因治疗、小分子药物、iPSC细胞治疗等新策略走向临床转化。四个课题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从基础机理到临床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袁钧瑛院士主持专家组讨论环节,陈彪教授、曹鹏教授、黄芳教授、那德教授、刘聪教授、左传涛教授分别发言,围绕项目科学问题凝练、关键技术路径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成果转化前景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相关合作企业在细胞制备、药物递送、临床注册等环节提出了合作思路,与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沟通不仅为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搭建了高效桥梁,也进一步激发了医、研、企多方协同创新的潜能,充分展现出“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强劲势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以政院士作总结讲话,提出“Time is life”的理念,强调疾病分型和早期干预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项目应聚焦疾病最本质的问题,充分发挥多单位协作优势,力争在致病机制认知、早期诊断技术和新型治疗方法上实现突破。

本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项目迈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项目团队将以协同创新为驱动,依托多学科优势资源,攻克关键科学难题,力求在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神经疾病的病理机制解析、早期诊断及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造福广大患者。
文|韩琳琳 唐一麟
审核|王坚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