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文章详情

【智库声音】北京日报 | 王梦雪等: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动荡未平的日本政坛将向何方?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5-10-22 19:59:48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5年10月22日《北京日报》第03版

昨天,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历史。

高市与自民党的执政如何维系?高市与极右翼政党日本维新会的组合又将怎样冲击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中)在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后起身致谢。 新华社发

昨天晚上,高市早苗内阁正式成立。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出任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主要竞争对手小泉进次郎任防卫大臣,前外相林芳正任总务大臣,前干事长茂木敏充任外相,另有10人是首次入阁。

“高市的内阁任命是派系平衡与内部权力博弈的结果。”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对本报记者说,日本维新会与高市达成阁外合作协议,维新会虽未入阁,但高市承诺推动修宪、削减国会议席等议题。妥协之下的政策连贯性存疑,例如茂木作为对华相对温和派出任外相,有可能与高市的强硬路线产生摩擦。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说,高市本人缺乏外交经历和经验,任命茂木为外相显示确保外交稳定、妥善处理对华对美关系的考量。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的留任则是确保日美关税问题继续妥善稳定解决,避免因首相更迭出现新问题。

片山皋月和小野田纪美两位女性分别出任财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的要职。陈洋分析,这体现出高市人事安排在“求稳”的同时也有“突破”。

接过自民党石破茂时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沦为少数的“烂摊子”,执政联盟破裂后迅速重组,“惊险拜相”的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能否长期执政?王梦雪说,高市面临经济政策困境和执政基础脆弱性两大现实阻碍,长期执政必须应对好这两个问题。但她在自民党外与维新会的合作是松散的,将对其推动核心议题造成困难;党内小泉进次郎、林芳正等败选势力仍虎视眈眈,如经济或外交领域出现危机,党内倒阁压力将会骤增。

日本维新会在安全政策方面的立场与自民党高度契合,都支持增加国防开支和修改宪法。公明党与自民党合作破裂,维新会原本被认为可能与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推举联合候选人。但在维新会代表吉村洋文15日晚与高市会谈后,维新会迅速“倒戈”。

吉村在20日与自民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时说,维新会虽然弱小,但与自民党有着“共同的国家愿景和强国愿望”。他表示,日本面临的安保环境严峻,高市推动日本前进的强烈热情将自己深深打动。

作为靖国神社的“常客”,尽管高市在即将出任首相之际没有在17日的“靖国神社秋季大祭”时亲往参拜,但“高市早苗+维新会”的组合,仍不免使人对日本接下来的外交政策和东北亚安全局势感到担忧。

王梦雪说,搁置所谓“秋季靖国参拜”并释放对华对话信号,本质上是高市权衡利弊后的“战术妥协”。外相茂木敏充虽被视为务实派,但此前多次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也未明确反对高市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高市如继续坚持激进保守主义外交主张并进行相关政策布局,短期内可能强化日美同盟与军事存在,并在长期内加剧东北亚安全困境。

“短期内,中日、中韩关系或维持‘冷而不裂’的状态。”陈洋说,高市上台、自民党与维新会联合,是日本政治“强硬化常态”的标志。从更宏观视角来看,日本安全政策右转已难逆转。高市政权未来能否在“强硬”与“稳定”间找到长期可持续的平衡点,将决定她任期内日本的外交成败,也将深刻影响东北亚安全的未来走向。

北京日报记者:白波

来源:北京日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立伟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