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民政 > 文章详情

商圈变身“记忆守护者”:一条街的温暖,为认知障碍家庭点亮

转自:上海民政 2025-10-22 21:16:19

从2.5公里的“奇迹疗愈线”,到覆盖整条街区的温暖网络,近日,闵行区颛桥镇认知障碍友好商圈共建行动正式开启。依托成熟的为老服务体系,颛桥镇联动党建、居委、物业、商户、社会组织、公益志愿者六大力量,用“信息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社区友好”的理念,为认知障碍家庭打造安全、安心的生活空间。

一场联席会议,定下街区“友好准则”

友好街区的建设,始于一次凝聚共识的联席会议。在镇党建服务中心及社事办(老龄)的共同组织下,多次实地走访及家属沟通开启了友好商圈共建活动的序章。

颛桥镇以养老服务体系为核心纽带,召集党建代表、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区物业负责人、商圈商户代表、社会组织成员及公益志愿者代表围坐一堂,共同破解认知障碍家庭的出行与生活难题。

“友好准则”包含四大行动方向:

信息友好:统一设计认知障碍友好标识,让路牌、指引单页更易识别,帮助老人记住路线。

环境友好:清理街区内路面障碍,在台阶、拐角处增设防护提醒,雨季提前排查积水点。

服务友好:发动商户提供临时休憩、紧急呼叫等便民服务,为家属提供照护经验交流平台。

社区友好:组建常态化志愿者队伍,开展认知障碍科普活动,让街坊邻里主动给予理解与帮助。

百家商户联动,摆上“友好招牌”

联席会议后,颛桥镇立即开展“友好商户走访行动”,历时两周,完成近百家沿街商户的沟通与动员。

从便利店、药店到餐馆、理发店,商户们纷纷响应加入“认知障碍友好机构”行列。活动为每户参与商户发放专属“友好商户标牌”,摆放在门店显眼位置,同时配送认知障碍友好介绍单页——单页上不仅有认知障碍的基础常识,还有“如何与认知障碍老人友好沟通”“遇到迷路老人该怎么做”等实用指引,方便商户随时查阅、协助有需要的家庭。

一起加入,让友好成为颛桥的“底色”

便利店、旧家电维修、蔬菜摊、杂货铺、快递站,这些与长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在友好机构标牌发放的过程中,不断分享着与老人们沟通的案例。而项目开通的服务联系热线,则让商户或居民在寻求帮助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专业人士

认知障碍友好街区的建设,需要每一份力量的参与。无论你是想成为“街区指引志愿者”,还是商户想加入“认知症好朋友”,或是居民想了解认知障碍科普知识……关爱,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