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茭白,古代人又称之为菰米。唐代诗人王维有诗:“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老家湖边就生长野生茭白。春天枯萎的茭草冒出了绿芽,渐渐地,嫩绿的茭草就四处蔓延。到了夏天,茭草的茎秆上结出了茭白。记忆中,秋风一起,家人会把椭圆偏长的洗澡盆放到湖里。人坐在澡盆里,划到茭草丛中寻找茭白。
采茭白不用带工具,只要赤手空拳,拨开茭草,就能找到茭白。随着啪的一声,一根茭白就到手了。把外层包裹着的叶片撕开,露出白嫩的茎肉。
老家人常说,茭白是“秋天第一菜”。茭白和很多食物都是绝配:清炒茭白、茭白炒卜页丝、茭白炒猪肝等。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有对茭白入肴的记述:“茭白炒肉,炒鸡俱可。切整段,酱醋炙之尤佳。煨肉亦佳,须切片,以寸为度,初出瘦细者无味。”乡贤汪曾祺怀想故园高邮时,动情地说:“‘昂嗤’和茭白同烧,味道绝美。”
现如今,人们对茭白更加青睐,说它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钾元素等,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等功效。
茭白有味是清欢。老家湖里的野生茭白一直是城里人追捧的天然、无污染蔬菜,每年秋风起茭白时,老家人都把从湖里采来的茭白,送给在城里生活的儿女,让他们尝尝家乡的味道。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