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宜川做好加梯“后半篇文章”,资金监管守护居民“电梯养老钱”

转自:上海普陀 2025-10-23 08:47:40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上海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民生工程。在普陀区宜川路街道,自2021年推进规模化加梯以来,累计完成加梯签约206台,其中145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随着一栋栋老楼成功加梯,不少“悬空老人”圆了“电梯梦”。然而,实现电梯从无到有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维护、保养,乃至多年后的更换,才是真正的长期考验。面对这一现实课题,宜川路街道主动将服务向前延伸,着力书写加梯的“后半篇文章”——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宜川一村第一居民区

“加装电梯作为新增设备,后续维保并没有现成模式。”宜川路街道社会工作办公室的施玮琳解释道。加装电梯产权归属整栋楼业主,但居民自身难以承担专业维保责任,尤其是最早一批加装的电梯已陆续超过两年厂家保修期,“后续维保压力正逐渐显现”。

为此,街道尝试推出“菜单式”维保推荐机制,因地制宜为不同小区提供个性化选择。比如,在赵家花园等成片加梯小区,街道积极协调,推动属地国企物业——中山物业接手维保;在泰山、华阴等零星加梯的居民区,则引入经验丰富的专业维保企业,为楼栋量身定制后续方案。

然而,比“谁来维保”更棘手的,是“钱怎么管”的问题。以往,加梯建设资金和后续维保费用均由居民自筹,面临着“筹钱难、监管难、管理难”三重挑战。楼栋自管小组不仅收款麻烦、账目管理吃力,还常因人员变动、邻里纠纷等导致费用收缴困难,直接影响电梯正常使用。

第三方监管账户业务流程介绍

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市相关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全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导下,宜川路街道探索引入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并在宜川一村一居委、赵家花园、泰山一村等加梯规模较大的社区试点推广。

“这套机制就像居民熟悉的网购平台。”施玮琳形象地比喻,“居民将资金存入第三方监管账户,根据合同约定,在电梯建设或维护的每个阶段经居民确认后,再由平台向代建或维保单位拨付相应款项。”

经过数月的调研比选,街道最终向居民推荐了一家大型银行,以及一家国有企业旗下的资金监管中心。这两家平台均不收取管理费及年费,账户内资金还可享受活期利息,切实减轻了居民自筹的负担。

在泰山一村小区,业委会主任施宏春深切感受到了这一平台带来的便利。“过去楼栋收取维保费,得挨家挨户上门收取,居民对汇款的私人账户总是心存疑虑。现在直接存入监管账户,省时省力。”他表示,资金流向可供居民随时查询,账目更透明,有效消除了大家对资金安全的顾虑,“这样一来,大家也愿意提前预留维保资金了。”

据介绍,今年宜川路街道新签约的9台加梯项目中,已有部分楼栋居民在合同中约定,留存一定比例的政府补贴款作为后续维保专项资金,存入监管账户。“这相当于给电梯存下一笔‘养老钱’,确保未来维保不断档。”施宏春表示。

泰山二村的吴阿爷是这项措施的积极支持者。“街道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是从我们老百姓的长远利益考虑。”他所在楼栋的电梯即将开工,更加提前一步——从建设阶段就引入第三方资金监管,不仅能防范代建企业因资金问题导致项目“烂尾”,也为后续数十年的电梯使用吃下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依托“五心协商”工作法(即:精心的战略布局、热心的自管小组、同心的四方联动、用心的设计施工、贴心的圆梦基金),宜川路街道在加梯建设上成效显著。如今街道更将基层治理效能延伸至后续维保环节,做实、做细这项惠民实事。下一步,街道将致力于实现从“建好”到“用好、管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民生工程发挥长久实效。

记者:施旖雯

编辑:姜天澍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决胜收官 向新而行 | 普陀社卫织密守护网,绘就健康生活新图景

 普陀区部署推进第八届进博会普陀交易分团工作

 AI赋能数字创意,曹杨职校绽放产教融合新光

 365天×24小时,搭建跨区域协同的“云上枢纽” | 智汇沿沪宁 聚力谋新篇

 普陀区“能源+AI”绿色低碳创新活动成功举办,科技赋能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