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重塑医疗空间温度,普陀这里构建心灵疗愈站

转自:上海普陀 2025-10-23 08:47:46

当书香浸润诊疗空间,阅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和知识,同时成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疗愈力量。近日,长征镇“苏河源·知识交换站”正式落地长征镇区域化党建医养健康服务共同体单位——普陀区利群医院。这不仅是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自然延伸,更是一次全民阅读从“书香社区”迈向“书香疗愈”的深层实践,为医疗环境注入了全新的人文内涵。

构建“医养人文”新场景

让关怀触手可及

“苏河源·知识交换站”是长征镇图书漂流品牌,旨在鼓励图书交换与共享知识,将已读完的书漂流到更多爱阅读的市民手中,丰富阅读资源。近日,“苏河源·知识交换站”走出社区,走进医院,开启了新旅程。

项目将阅读与医疗场景相结合,在利群医院设置三处主题阅读空间,兼顾医院不同区域的患者需求,构建起一个覆盖全龄人群的心灵疗愈站。

“童声书韵”儿童友好空间

以色彩明快的书架和丰富绘本,将就医区变为“色彩花园”,缓解儿童就医的紧张情绪。

“滴答书语”全民阅读空间

为成人输液患者提供便携式书架与轻松读物,将治疗时间转化为沉浸式阅读体验。

“时光书暖”人文关怀空间

在安宁疗护及老年病区,通过经典文学和疗愈书籍,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温馨的精神支持。

从“图书漂流”到“情绪流动”

重塑医疗空间温度

“苏河源·知识交换站”的深层意义,在于将阅读从“知识传递”升华为“情感连接”。它不仅是书籍的循环,更是情绪的舒缓、心灵的关照。通过空间融合创新,将儿童友好理念从社区带入医疗场景,拓展了儿童友好城市阅读的建设边界,让就医过程成为儿童成长的美好体验。不仅关注儿童群体,还兼顾成人及老年患者的需求,实现从儿童到长者、从个体到家庭的全链条暖心陪伴,彰显全民阅读的人文关怀。通过图书漂流机制,让书籍在交换中“活”起来,构建起医院内的知识共享生态圈,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从“社区友好”到“城市善意”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作为区域内首个拥有诗意主题场景的医疗人文关怀项目,“苏河源·知识交换站”采取“政府-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共建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与医疗健康体系的融合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路径。

知识交换站不仅是简单的阅读空间,而是有名字、有灵魂、有温度的情感驿站,它标志着从建设“儿童友好”迈向营造“全龄友好”城市建设。

未来,长征镇将持续推动阅读与教育、健康、社区治理等多维度融合,让书香不仅是氛围,更是一种可感知、可参与的城市温度。我们相信,这一站虽小,却足以照亮更远的路,让友善、包容、治愈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长征分中心

编辑:姜天澍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决胜收官 向新而行 | 普陀社卫织密守护网,绘就健康生活新图景

 普陀区部署推进第八届进博会普陀交易分团工作

 AI赋能数字创意,曹杨职校绽放产教融合新光

 365天×24小时,搭建跨区域协同的“云上枢纽” | 智汇沿沪宁 聚力谋新篇

 普陀区“能源+AI”绿色低碳创新活动成功举办,科技赋能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