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沪派江南】“三师联创”规划设计方案|江海之野,遇稻新村 ——东海之滨的稻乐田园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10-23 11:08:54

崇明西北门户的新村乡,海风伴着淤积漫滩边的茫茫芦苇,村庄融于广表农田中,一派膏胺万顷的社阔景观,展现出和冈身以西地区的平原溇港、桑基圩田、“小桥流水人家”所不一样的江南气质,蕴藏着与生俱来江与海的激荡和包容。“阡陌纵横的鱼脊聚落”是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的空间基因,“江海激荡的进取之魄”是其精神内涵。

一、溯源新村历史

远离尘嚣的上海之角

数千载的潮涨沙沉,衔珠吐玑,成就了崇明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的美誉。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近两千多年来,由于长江河口涨落潮流的作用,一 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崇明从最初两个沙洲露出水面,至数十个沙洲涨坍不定、并连不断,最后稳定成岛,其间经历千余年的变迁。而在这千年中,新村一直藏于海中,还未崭露头角。

江海桑田的新村故事

若说崇明沙洲的坍涨并联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而岛上的围垦扩张,则是人们与江海较量、争取土地的见证。上世纪1968年的的大垦拓,勤劳肯干的新村人,临滩而拓,御林而固,划田而治,缘水而居,通过围垦划分均质的农场,建立西引东排、如鱼脊状的骨干水系,促使崇明北部地区呈现“广袤农田横平竖直、聚落纵横排布依于河渠”的风貌肌理,将沧海变为桑田。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垦拓变迁意象图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万顷稻田图

二、识别新村基因

一川如脊,经络分明。

稻畴界野,膏腴万顷。

林脉浸染,翠冠扣穹。

划田而治,缘水而居。

水——经络分明,鱼骨肌理

水系构成新村的空间骨架,为崇明全岛水网体系的缩影。其结构呈现清晰的鱼骨状肌理,脉络分明,自古便发挥着重要灌溉功能。清代诗人曾以“水利旁通,用以灌溉,民甚赖之”赞颂其利,至今仍是支撑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水系结构图

田——阡陌纵横,膏腴万顷

田块形态规则,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600米,东西宽约50-60米,以水稻种植为主。民沟之间整齐分布条田,作为基本生产单元,每块条田由1至2户负责管理。相邻条田间隔约100米设一条田埂,田埂宽度约3-5米,是新村乡规整高效农田肌理的绝佳体现。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农田分布图

林——林水复合,林田咬合

林带主要沿北横引河及长江滩涂防护林密集分布,形成环绕新村的绿色屏障。林地以乔木为主,占总面积的86%,其余林地沿主干河道两侧延伸,局部与田间道路平行布局,形成林、水、田有机融合的生态结构。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林地分布图

村——划田而治,缘水而居

村落布局遵循“划田而治,缘水而居”的传统理念,农田规整排列,聚落依水展开。民宅与道路沿河渠两侧依次分布,形成水、宅、路三者平行共生的空间格局。住宅沿中心横河—卫付路—星村公路轴线排列,并向两侧延展,强化了鱼骨肌理的整体形态。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聚落分布图

三、谋划新村愿景

新村新乐单元以“鱼脊”地貌为空间骨架,一方面融合古法筑田方式与现代灌溉技术,延续“一川如脊、经络分明”的肌理特征,维系“稻畴界野、村行两岸”的田园格局,以“江海之野,遇稻新村”为整体意象,融合“江滩、杉林、麋鹿”等江海过渡带特色生境,通过“生态鱼骨、魔鹿秘境、大美江角、疗愈田野”四大策略行动,守护“海、江、水、田、林、草、湿”等多元自然要素的共融生境,打造世界级生态岛上的理想田园人居。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规划蓝图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意象画卷

四、寻觅新村秘境

首发启动区面积3.4平方公里,将以市级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发挥新卫村生态优势,围绕林、田、水、鹿、人和谐相伴的生境格局,展现“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彰显自然和乡村之间最有机的融洽。通过麋鹿栖息地恢复、江滩野境提升、传统民居风貌更新、稻米文化中心建设等工程,依托生态沟渠织就蓝网,田间步道串联绿脉,稻野驿站点缀其间,重塑江海田园肌理,从而呈现“麋鹿秘境、江海野原”的精彩画卷。

崇明区新村新乐单元首发区规划蓝图

麋鹿秘境,寻一只落羽杉间的生灵依托麋鹿悠然、稻香绵长的自然底蕴,将麋鹿文化、垦拓记忆、农耕智慧与湿地风情融于一方水土。通过拓展麋鹿苑的生境空间,编织更广阔的生命涵养环,唤醒人与自然之间深沉而无声的共鸣,打造一处生灵与人文共舞的秘境。

首发区麋鹿秘境意象图

杉林漾舟,摇一艘水境中的独木舟。林依水立,舟随漾行,通过修复林水复合系统,提升沟渠清澈水质,优化林下绿意空间。在绿荫与水光之间,实现生态涵养与闲适体验的交融,编撰一首林水共生的自然诗篇。

首发区杉林漾舟意象图

哲思田野,感受大地中的耕读力量。以“一粒米的旅行”为脉络,打造稻垛乐园、哲思小径、哲思驿站等节点,串联起看稻、品稻、玩稻、学稻、传稻的完整体验动线。配合四季农时,举办耕读节、丰收庆典、稻田音乐节等节庆活动,让围垦记忆在田野中复苏,化为可感知、可分享、可沉浸的当代乡村生活场景。

首发区哲思田野意象图

诗意村居,体验一日恬淡生活。通过整体提升村容卫生、优化基础设施与入口景观,推进宅院微改造,开展“最美新院”评选,以细腻笔触勾勒村居轮廓。村静风清,院和景明,让一院一景皆成画卷,重现水边村落恬淡生活的日常诗意。

首发区诗意村居意象图

结语

新村新乐单元,既是江海潮汐在此落笔的一行动人诗篇,更是把“荒滩”改写成“沃土”的时空渡口。它承载着围垦先辈将芦苇连根翻起、令盐碱之地焕发生机的坚韧,也见证候鸟、麋鹿暂栖条田,将自然化为温柔的身影。作为崇明西北角最年轻的土地,它延续着过往岁月中篝火不熄的垦拓精神,也如东海之滨扬起的稻穗之帆,江海的涛声与乡村生长的脉搏将持续同振。

(供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郑铄、丁彦竹、袁海琴)

沪派江南·崇明新村新乐单元三师团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贝依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