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体检报告上的这个“+”,你别不当回事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10-23 17:21:44

尿常规作为临床上最基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首选项目,也是健康人群普查的基本项目之一。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能够解读出许多关于我们身体的信息,从而及时发现并预防各种疾病。那么,这本“密码本”中究竟隐藏着哪些健康秘密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揭秘尿常规,一起探索它背后的健康奥秘。

一、尿液:身体内部的“清道夫”与“信使”

尿液主要由肾脏生成。肾脏就像我们身体里精密的“过滤器”,每天辛勤地清洗着全身的血液,留下有用的物质,将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打包”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成分的细微变化,直接反映了泌尿系统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

二、揭秘尿常规报告单上的“核心情报”

让我们化身“解码专家”,看看报告单上几个关键指标都暗藏了哪些玄机:

1. 尿蛋白(泡沫尿):肾脏的“警报器”

  • 正常: 阴性(-)

  • 警报: 出现“+”号

  • 可能指向: 肾脏的“过滤网”可能破了,把不该漏的蛋白质漏了出来。是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或糖尿病肾损伤的重要信号。

2. 尿潜血/红细胞(血尿):泌尿道的“晴雨表”

  • 正常: 阴性/极少

  • 警报: “+”号或红细胞增多

  • 可能指向:尿里有血。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或肾炎。

3. 白细胞(LEU)/亚硝酸盐(NIT):炎症的“哨兵”

  • 正常: 阴性

  • 警报: 两项出现“+”号

  • 可能指向: 尿路感染的典型标志。白细胞是前来与细菌战斗的“卫士”,亚硝酸盐则提示可能有细菌存在,使尿液中的硝酸盐代谢成亚硝酸盐中毒。

4. 尿糖(GLU):血糖的“镜子”

  • 正常: 阴性

  • 警报: 出现“+”号

  • 可能指向:尿液里出现了糖分。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但也可能是一次性吃糖太多或某些新型降糖药(达格列净)所致

5. 尿酮体(KET):能量危机的“信号弹”

  • 正常: 阴性

  • 警报: 出现“+”号

  • 可能指向: 身体在大量燃烧脂肪。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也可能源于严重呕吐、饥饿或节食。

6. 尿胆原(URO)与胆红素(BIL):肝胆的“窗口”

  • 正常: 阴性或弱阳性

  • 警报: 异常升高

  • 可能指向:肝脏问题(如肝炎)或胆道堵塞(如胆结石)。

三、留尿“小贴士”,决定结果“大准确”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一系列事项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首选“中段尿”

    排尿时,舍弃最开始和最后的那部分,只接取中间一段的尿液。这样做可以避免尿道口和膀胱深处的杂质干扰,让样本最“干净”。

  • 最好用晨尿

    早上起床后的第一次小便是首选。它在膀胱里储存了一整夜,各种成分都比较浓缩,更容易发现问题,检查结果也最可靠。

  • 憋好尿,别强求

    膀胱里需要有适量的尿液(通常有明显尿意即可)。尿太少,强行挤出可能导致结果不准;为了检查而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则会稀释尿液,也可能掩盖问题。

  • 容器要干净,经期要避开

      务必使用医院提供的无菌尿杯。

      女性朋友请注意:尽量避开月经期及经期前后3天做检查,因为经血混入会严重影响结果。

尿检异常专病门诊

如果您的报告单上出现了异常的“+”号, 建议进一步肾脏专科门诊就诊。医生会结合您的症状和其他检查,为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指导。

同仁医院肾脏内科设有尿检异常专病门诊。

尿检异常专病门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    13:00-17:00

END

供稿:曾楚楚、张   楠

审核:王筱霞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