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月月讲】高血脂用药管理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10-23 17:26:12

什么是高脂血症?

我们常说的“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它们原本是人体必需的“能量快递员”和“细胞建材”。而高脂血症则是血液里的“脂肪”超标了如果长期超标,就会像黏稠的油脂一样沉积在血管壁上,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埋下心梗、脑梗的隐患

现代生活中,饮食油腻、久坐不动、压力过大,让高脂血症逐渐“年轻化”。它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在体内默默“积累风险”。

指标不同,用药为啥要“专攻”?

血脂化验单上有几个关键指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

其中,“坏胆固醇”LDL-C是导致血管堵塞的“主谋”;甘油三酯过高则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因此,医生会根据具体超标指标选药:比如降“坏胆固醇”常用他汀类药物,降甘油三酯则可能用贝特类或鱼油制剂,就像“钥匙配锁”,精准才能见效。

那么,常见的降脂药物种类有哪些呢?

首先是许多人最熟悉的“他汀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则是降低LDL-C这个“坏胆固醇”,常见的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适用于多数高胆固醇患者。

“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常见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其余常见的口服药物还有“考来烯胺”、“依折麦布”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途径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除了口服药外,还有PCSK9抑制剂这一可以皮下注射的药物,常见药物种类有“阿利西尤单抗”等。它主要用于降低LDL-C这个“坏胆固醇”,且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很适用于药物疗效差或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

用药管理:记住这3个原则

1

不盲目跟风吃药

别人吃他汀有效,不代表你也适用。必须通过血脂检查,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2

坚持“剂量个体化”

用药剂量不是越大越好,需根据血脂水平、合并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调整,避免副作用。

3

定期复查不可少

服药期间要监测血脂变化和肝肾功能,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方案,千万别自行停药或换药!

避开3个常见误区

×

误区1:“血脂正常了就停药”

错!高脂血症很多时候是慢性代谢问题,停药后血脂容易反弹。是否停药需医生评估,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

误区2:“只吃药,不管嘴”

错!药物是“助攻”,生活方式才是“根本”。吃油炸食品、熬夜、不运动,再好的药也难发挥作用。

×

误区3:“保健品能替代药物”

错!市面上的“降脂茶”“深海鱼油胶囊”等,最多只能作为辅助调理,不能替代他汀等正规药物。

总结

高脂血症虽常见,但只要早发现、选对药、管好嘴、迈开腿,就能有效控制风险。

记住:血脂管理是场“持久战”,科学用药+健康生活,才能让血管更年轻!

供稿:凌   音

审核:徐仲卿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