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民政 > 文章详情

四十载时光印记,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转自:上海民政 2025-10-23 21:00:18

赓续四十载笔墨情缘,再启新征程服务银龄。10月23日上午,《上海老年报》创刊40周年暨“真情为老 服务社会”读者咨询服务活动在淮海公园北广场举行。创刊40周年特别活动吸引了众多新老读者参与,活动现场,实用的法律、医疗、反诈咨询等摊位前人头攒动,为老年读者排忧解难;而充满温情的“领取金句卡片和纪念封”“读者寄语”“40周年打卡”活动,则让读者和编辑记者共同回顾相伴的岁月,书写祝福与期许,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充满感动与温情的专属节日。

资深读者手写藏头诗,百岁老人送温暖祝福

“上情传达抵万家 海纳百川源河江 老友慰藉胜良药 年过期颐乐无穷 报道精彩吸眼球 誉满天下美名扬”。79岁的陈绍谟老先生拿着自己特意带来的手稿,一笔一划地誊抄下自己专门创作的这首藏头诗。为了给创刊40周年的《上海老年报》留下一段完美的寄语,陈老先生在家反复推敲,甚至在活动当天的早上还在修改,“改了不下十遍,终于写出了最终版本。”他说,这首藏头诗表达了他对报纸多年的深情厚谊。

40年前,他第一次见到这份报纸时是在岳母家。彼时,30多岁的陈绍谟就已经开始跟着岳母一起看报了。尽管岳母已去世多年,他仍然坚持订阅《上海老年报》,“从报纸创刊开始我就看,40年了,从黑白到彩色,我几乎是看着报纸成长和发展的。”十年前,陈绍谟开始尝试投稿,看到自己的作品刊发在报纸上时,他和报纸的联结更紧密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编辑老师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左图:陈绍谟(前排左一)

右图:郑惠芳

今年已101岁的郑惠芳老人可算是现场最年长的读者。因腿脚不便,老人日常出行都要靠轮椅。尽管如此,她还是让儿子送她来到了活动现场。“愿《上海老年报》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多!”她说,作为这份报纸的资深读者,她已有30多年的“读龄”,如今,读报的任务已被77岁的儿子成功“接力”。

此次《上海老年报》创刊40周年特别推出的“读者寄语”征集活动同样吸引了不少老读者。“祝《上海老年报》越办越好”“老年报是老年人的知心朋友”“感谢《上海老年报》给我们带来帮助、温暖、方便”“祝老年报顺利走过更多的40年”……近200份寄语表达了广大读者对老年报的期许与厚爱。

金句作者找到仪式感,“年轻”读者许读报之约

本次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互动专区,现场读者可获赠精美金句卡片和加盖创刊40周年文艺印章的纪念信封。其中,有250多个金句来自《上海老年报》2020年以来刊发的作者文章及读者来信摘抄,此外还有许多名家格言。与其他读者不同,特意赶到活动现场的张福生是为了找寻自己的“金句卡片”。

“说老伴,相互顾;说老伴,相互让;说老伴,相互疼。人生到老有老伴,生在福里要知福……”活动前夕,得知自己于2020年4月刊发文章的这段文字被甄选为“金句”,他既兴奋又激动,“没想到编辑老师这么认真、这么重视,看到自己写的文字被定制成卡片,很有仪式感。”他回忆道,第一次投稿被刊发是在2016年,此后数年间,他向“文化”“旅游”“红枫”等多个版面投稿,先后有60余篇文章被刊用,已成为《上海老年报》的“资深读者+作者”。

还有不少老读者对报社精选的作家名家金句喜爱有加,说“今天就是奔着这个来的”。他们挑选出心仪的古今中外的名人格言金句,工作人员立即奉上特制的信封,并为他们在信封背面盖上别致的“上海老年报创刊40周年文艺章”。一位老读者精选了四帧金句,集齐了全部四个文艺章后欢喜不已,连声感谢:“这么精美的纸张、精心的设计和美好的文字,今天仿佛参加了一场小型文学沙龙”。一旁,另一位老人也说,“今天老年报的活动,让我们深感阅读的美好……”

老读者赵善霞特地在创刊40周年背景板前打卡留影,然后开心地发了朋友圈。“《上海老年报》我看了好多年了,每个版面我都仔细看,很多文章对我们老年人很有用。”她说,作为年轻老人,她还会将阅读报纸这个习惯继续坚持下去。

法、医、警多方参与,多元服务与读者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不少读者争相与《上海老年报》的编辑记者沟通交流,并向报社新闻与专副刊的编辑记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年的活动中,《上海老年报》社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老年、呼吸、心血管、消化、骨伤、眼科、口腔、神经、内分泌、普外等众多科室的专家,为老读者提供疾病防治咨询,并开展血糖监测、肌少症筛查、认知筛查等服务。现场人头攒动,这一坚持多年的医疗服务也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此外,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警官在现场接受市民现场咨询的同时,还为广大读者提供防火、防骗、防盗、禁毒等安全防范指导。广受老年读者喜爱的上海公安资深警官黄奕也亲临活动现场,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和爷叔、阿姨们畅聊反诈防诈知识,黄奕讲得神采奕奕,老读者听得聚精会神。部分读者也专程赶来,向上海市普陀公证处资深公证员咨询有关订立遗嘱、意定监护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上海李东方律师事务所老年问题法律专家就老年婚姻、赡养、财产等方面的问题,向现场市民与读者进行科普和解答。

上海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也在现场开展公益互动活动,为《上海老年报》的读者宣传普及福利彩票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精彩的互动活动同样吸引不少老读者踊跃参与。

四十年时光荏苒,《上海老年报》真情相伴。从只有新闻纸上的铅字墨印,到慢慢有了网站电子版;从单向的传播输出,到不断拓展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从初创时的鲜有关注,到40年后的今天有了二十余万庞大的忠实读者群体。漫长的时光,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桥梁;读者的期待,帮助我们找到新闻人存在的价值。这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彭玥,《上海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