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楼下的休闲椅,看似是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藏着社区生活的幸福感密码。在古美路街道平吉三村,这些陪伴居民多年的“老伙计”,最近迎来了一场彻底的“焕新计划”。从居民“吐槽”到多方动手,从学生创意到暖心落地,一把把新座椅的“上岗”,不仅解决了民生小难题,更串起了社区共建的大温情。
主题教育“四百”大走访期间,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脚步遍布小区各个角落,和居民唠家常时,大家都提到了同一个地方——广场、亲水平台旁的树荫下。这里是小区的“社交中心”,叔叔阿姨们清晨买完菜、午后喝完茶,都爱来这聊天,又热闹又温馨。 可这份热闹背后,却藏着不少顾虑:早年装的休闲椅,如今早就“扛不住”岁月考验了。工作人员实地排查发现,这些椅子大多用了近十年,风吹日晒下,木质椅面开裂掉漆,连原本的纹理都看不清;更让人担心的是,部分座椅连接处松了,椅腿晃一晃就“咯吱”响,有的木部件甚至断了,阿姨叔叔坐下都得小心翼翼。 居民的需求就是“行动指令”,居委会立马把座椅整改提上日程,一场针对老座椅的“拯救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居委会牵头开了党建联席会议,党总支、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四方一起商量,最终决定把亲水平台和小广场的座椅换新,还纳入了社区民生实事项目。 更有意思的是,暑假期间,一群“小帮手”主动加入——文来中学的同学们化身“小小城市家具设计师”,全程参与设计和改造。为了做好这件事,同学们先认真学了座椅设计知识,从怎么用、选什么材料,到怎么好看,都摸得门清;之后还专门去城市家具设计公园参观,看各种造型的椅子,记录灵感、交流想法。 到了设计环节,同学们结合居民需求和学到的知识,画出一张张充满创意的手绘图。在专业人员帮忙下,这些手绘图变成了电脑设计图,大家一起调尺寸、改配色;设计稿出来后,不仅有设计师优化,还有社区收集居民意见,反复调整后才交给专业团队制作。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全新的休闲椅终于在小区“亮相”。 新椅子线条简洁流畅,坐上去特别舒服;更贴心的是,座椅上方还搭了遮阳棚,弧形线条灵动又好看,晴天能遮阳、阴天能挡微风,棚面上印着“平吉三,古美邻,幸福社区一家亲!”的字样,传递着邻里间的温情。 另一款座椅也别具特色,橙木色的椅面和椅背,在郁郁葱葱的社区绿化中格外亮眼。椅面用木质材料,摸起来温暖自然;金属支架稳稳支撑,耐腐耐用,能扛住户外天气的影响,不仅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 回访时,居民们脸上绽开了笑颜,纷纷点赞,小小休闲椅解决了居民的问题,让大家充满欢声笑语。 “朋友们集合了!”座椅旁还新增了一块共建单位宣传牌,展示了社区的“朋友圈”。平时社区活动中,链家、中国银行、上海古美医院等共建单位,都会提供资源、联动服务,默默支持公益。这次把他们“推到台前”,让居民更了解这些“幕后帮手”,也让社区建设的力量更足了。 一把小小的座椅,串联起居民的需求、学生的创意、多方的努力。平吉三村的“椅”旧焕新,不只是一次设施更新,更是社区共建的生动实践。从倾听心声到落地见效,从多方参与到温情传递,这把椅子承载的,是社区的温度,也是大家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未来,这样的温暖故事,还会在社区里继续上演。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