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用“时时上心”换企业“事事放心”,这个街道打造营商发展“暖心巢”|营商一街一品

转自:徐汇通 2025-10-24 08:43:42

编者按:为持续擦亮“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金名片,彰显徐汇区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区发改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营商一街一品”专栏,聚焦街镇特色品牌如何以“小切口”推动营商服务“大提升”。其中特别设置“基层营商企业说”板块,听中小企业讲述街镇惠企服务的切身体验。

凌云街道

在徐汇“一街一品”的生动实践中,凌云街道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招商与服务一体化中持续探索,明确提出要让企业感受到“遇见凌云是一种幸运,投资凌云是一件幸事”。这里正通过有温度的服务、有力度的支持,与企业携手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精准发力
招商助企显成效

在人口密度近3万人/平方公里的市民聚居区,凌云街道面对产业空间有限的现实,用心经营辖区约22万平方米商办载体,服务培育1500余家市场主体,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中展现营商服务的智慧与担当。

凌云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去哪里落地?”来自北京的晓创科技有限公司用行动给出了答案。2024年5月,在凌云街道与区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晓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迁入凌云。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将以上海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在徐汇沃土上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凌云街道“企事快办”工作座谈会

每一个项目的落地成长,都离不开街道完善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近年来,凌云街道敏锐把握企业业务分拆、合并、收购中的机遇,实现“梅开二度”。随着申通地铁“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模式的推进,街道把握好轨道交通站点辐射效应,主动对接企业,协助申请各类扶持政策,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以精准服务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码直达
“商”有所呼即有所应

秉持“金牌小二,王牌服务”的工作理念,凌云街道整合专业力量,构建高效涉企诉求服务网络,通过在辖区楼宇园区线下布置“企事快办”海报台卡和“侬好凌云”微信公众号、“凌云企业之家”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大力推广“企事快办”二维码,依托楼长制和经发公司协同、楼宇园区联动,实现“送码全覆盖”,让企业诉求“一码直达”。

凌云街道“企事快办”工作站揭牌仪式

在线下,街道在凌云路400号设立“企事快办”工作站,与营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选派企业服务专员做好“全岗通”接诉即办培训,支持涉企服务工作。并在龙州路“民情快办”工作站、虹梅商务大厦、华理科技园等处设立接待点,形成“一站多点”嵌入式服务体系。半年间,通过平台受理的33条诉求中,30条实现“一日联系,简事快办”,其余复杂问题均在15个工作日内闭环处置,展现凌云速度。

凌云街道2025年迎新春企业团拜会

凌云街道组建高水平服务团队,切准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依托“政会银企”合作平台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性推出科技型企业专项服务、商会法律顾问服务和健康咨询服务等,通过举办企业团拜会、组织考察学习、开展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搭建政企间、企业间沟通桥梁,为企业提供从人才申报到业务拓展的全方位支持。特别注重“在地属地,两翼齐飞”,围绕经济目标抓好企业营收、税收“双促进”,系统推进重点企业在地服务工作。

地校联动
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凌云街道“环华理创新经济圈”企业座谈会

紧扣徐汇区“4+3+X”产业布局,凌云街道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集聚优势,积极把握打造环华理生物材料科创街区的契机,深入推进“徐汇区—华理大战略合作协议”的实践探索。

环华理生物材料科创街区布局图

街道与校方在产学研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孵化、校友企业投资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为区域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力。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正成为凌云街道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

基层营商企业说

上海中天新辰影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影视工业化进程,以人工智能赋能创作,探索“泛影视” 商业化路径的科创企业。企业负责人坦言,“作为初创企业,企业以技术人员为主,对登记注册流程、产业政策申请不太熟悉,平常看到各式各样的政策难免有些眼花缭乱和手足无措。”

企业工作交流图

凌云街道在常态化走访中敏锐捕捉这一需求,以“马上就办”的响应力、行动力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整合专业单位、专业部门的力量组团式上门服务企业,围绕市、区已经出台的重点产业、人才、融资、土地等各类惠企政策形成惠企政策资源库,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政策,并成功帮助企业对接融资需求、申请算力补贴、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中天新辰负责人表示:“街道的全程代办、精细服务让企业省时、省力又省心,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可以更专注于自身业务发展。”

记者:李芊

资料提供:区发改委、凌云街道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