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第十二届“人与自然”黄浦科普摄影大赛征稿啦!

转自:上海黄浦 2025-10-24 11:25:11

第十二届 “人与自然”

黄浦科普摄影比赛开始啦!

拿起你的相机,手机

寻找身边的“自然朋友”

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瞬间

大赛主题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本届摄影比赛由黄浦区科学技术协会和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上海摄界》公众号承办。大赛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诚邀摄影爱好者用镜头和行动刻画出自己在这颗蔚蓝星球上的绿色足迹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共同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瞬间,反映科技创新成果,记录科学和科普活动倡导市民,用照片彰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繁荣创新之城、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生态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方面的成就。

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

黄浦区科学技术协会

黄浦区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

《上海摄界》

上海胜屹投资有限公司

在线阵地支持: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主题和题材

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题材分为五大类:

1.保护生态环境类: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现展现自然之美;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的突出进展;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环境面貌、居民文明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发生的变化。

2.科技创新类:记录各行各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就。

3.保障安全健康类:记录生产安全、公共安全中的人与事,反映消费领域中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健康,反映人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4.科学与科普活动类:记录上海市黄浦区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的科普活动,展现科学魅力,向公众传递科普知识。

5.青少年科普摄影:鼓励青少年通过镜头探索科学奥秘,用影像记录自然现象和青少年科创成果,反映科学原理,发现科学之妙、自然之奇,在摄影与科学的交融中感受世界的魅力。

摄影作品要把摄影艺术与科普紧密结合,作品要求主题明确、积极向上、内容真实,具有科普教育意义,融科普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为一体。

征稿要求

1.参赛者为居住或者工作在上海的市民,国籍不限。

2.青少年科普摄影,仅限18岁以下上海市中小学生参加。

3.参赛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健康。表现手法、风格均不限,黑白彩色均可。

4.限2025年以后拍摄的作品,截稿日期:2025年12月31

5.参赛作品以数码原片(电子文件,JPG格式,文件大小 2-10MB)的形式上传到大赛投稿专用邮箱:photo@shanghaiphoto.art ,邮件请注明投稿者的真实姓名、电子邮箱、手机、邮寄地址、邮编。

6.可进行单照或组照投稿。本次大赛每人每月投稿限6幅作品。组照算一幅(组照限4幅),并在作品名中表明,每幅作品文件名采取姓名+作品名称(组照1,2 ...)+手机号码形式。(不符合要求视作弃权)

7.摄影作品要求原创,发现抄袭或者网上摘录者一律取消比赛资格。作品中使用的所有素材的版权、著作权及肖像权由投稿者自负。如产生争议或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解决和承担责任。

8.为保证本次大赛作品评选的公平、公正,大赛将邀请科普、摄影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9.获奖名单和作品,将在《黄浦微科普》,《上海黄浦》,《上海摄界》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

10.所有获奖作品,主办方有权使用,并可将其用于相关活动宣传,用于主题画册、出版、展览以及复制、使用,不再另付稿酬。

奖项设置

本次主题摄影比赛设:

一等奖  1幅  价值 1000 元 奖品

二等奖 2幅   价值 800 元 奖品

三等奖  3幅    价值 500 元 奖品

入选奖   40幅   价值 200 元 奖品

青少年科普摄影  10幅   价值  200 元 奖品

科普摄影作品选登

海派南京路 瑜伽健康秀 金炎摄 

樱花树下的约定 王鑫智摄

寻蜜 张志伟摄

无人机秀出人工智能 杨建正摄

挑战 陆素泉摄

自行车赛越长江 韩宇辰摄

今年 100 岁 达向群摄

您好!机器人 黄伟助摄

VR阅读 徐晓君摄

食品安全卫士 韩凌摄

编辑 / 孙冲

来源 / 上海摄界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聚焦医疗数据安全新路径,携手共探行业防护升级之道

2. “我们的节日·重阳”民俗知识线上问答,等你来参加→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