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决赛激战正酣。大赛由国家医保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数据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医保局协办。
自决赛启动以来,全国180支团队在20天的赛程里,齐聚浦东,围绕长三角医保脱敏数据及其他领域脱敏数据,争分夺秒地开展数据分析及大模型应用的攻关,积极探索医保数据与多元公共数据的融合创新,以验证参赛项目的可行性。
赋能医药创新发展,守好百姓“救命钱”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团队“东青”,聚焦国家谈判药品的落地与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建模与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分析国谈药在长三角地区的可及性、依从性及医保支付绩效。项目负责人周女士表示:“希望通过大赛提供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的医保与医院数据,细化人群、疾病与机构层面的差异,精准评估药品的可及性与实际获益。”该项目旨在通过数据赋能与机制创新,为国家医保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家专注医保第三方监管的企业带来他们的“法宝”——曾协助某地医保局追回大笔医保资金的智能监管系统。此次大赛他们派出3支团队分别聚焦DRG反欺诈、按项目付费监管以及医养结合监管三大业务版图。参赛人员胡先生说:“以DRG反欺诈来说,我们要从海量数据中精准识别‘小病按大病上报’‘拆分住院’的线索。”
创新保障惠民生,智能诊疗探新路
“联医智保团”则瞄准脑卒中群体保障空白领域,他们带来的项目致力于为这一群体打开保障之门。团队高级算法工程师刘先生表示,传统保险通常将已有脑卒中或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人群排除在承保范围之外,而该项目通过分析历史医疗数据,科学评估发病概率与医疗费用,旨在设计出带病保险产品。“该项目不仅能填补该群体在保障方面的空白,还可为国家医保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群策优解”团队4名队员目前正专注数据集成工作。团队负责人蔡先生说:“平时做学术研究经常受限于无数据可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大赛提供的可信空间能接触到这么多真实的医保数据,可以检验我们的自适应监测系统是不是符合现实需求,让我们能把学术理论落到医保实际场景里,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
推动技术成果与创投机构高效对接
大赛特别设立创投对接洽谈区,邀请来自创投机构、产业基金与医药企业的投资人现场与项目团队深度交流,现场推动技术成果与创投机构高效对接。
码点资本创始人李书朋表示,医保数据正成为推动医药创新与政策优化的重要增长引擎。本次赛事首次为药企提供了开发利用长三角医保脱敏数据的机会,集中展现医保数据赋能产业的前沿探索,许多项目可能蕴藏广阔的市场潜力。上海银行科创金融部负责人彭红彬说:“借助赛事搭建的深度交流平台,我们精准洞悉企业的金融需求,量身定制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服务方案,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本次赛事以“多部门协同、全流程管控”为核心理念,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医保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联合统筹,区公安、医疗、电力及属地南码头路街道、辖区城管执法中队、派出所、交管支队、浦东环卫、浦南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全程入驻保障。大赛实施单位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联合赛事场地技术保障单位张江集团上海数产,组建了一支涵盖医保、医疗、信息技术及数据安全的跨界复合型筹备团队。在整个决赛期间,所有数据操作均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中进行,严格执行“数据不出域”原则,确保数据全流程规范可控。安全组张志勇表示:“我们部署了态势感知系统,可24小时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动态,开赛以来未出现任何安全异常。”
据悉,赛事结束后相关部门将优先与获奖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并为优秀项目提供成果转化与孵化支持,推动创投机构参与支持创新成果落地应用,惠及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