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终于告别了漫长的暑热,迎来了一年中最宜人的清凉。微风拂过梧桐,阳光温柔可亲——这样的好天气,不该被辜负。这个周末,就让我们相约徐家汇,用一场深度的城市漫步,开启一段跨越四百年的“海派溯源”之旅。
第一站
走进徐光启·叩响中西交汇的大门

在光启公园,有一处科学巨匠的精神家园。这里,不仅是徐光启的长眠之地,更是一颗文明交融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地方。
课程时间
2025年10月25日(周六)10:00
课程地址
徐光启纪念馆(徐汇区南丹路17号)
课程人数
15组家庭(一大一小,6岁以上)
课程时长
约40分钟

这次课程,您将:
瞻仰先贤风骨:了解这位明代科学家心系家国、格物致知的一生,感受其“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的远见与胸襟。
探寻科学足迹:从《几何原本》到《农政全书》,看他是如何将数学、天文、水利知识,与中国的传统智慧相融合,奠定了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初代基因。
解读地名渊源:聆听“徐家汇”这一地名由来的生动故事,理解一个人如何与一座城的发展血脉相连。
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报名:

在这里,海派文化的开放与创新,找到了它最早的精神源头。
第二站
走进土山湾·触摸近代海派工艺的曙光

告别徐光启纪念馆,步入百余年前的“土山湾”,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艺与艺术的发源地,孕育了海派工艺的第一缕曙光。
课程时间
2025年10月26日(周日)10:00
课程地址
土山湾博物馆(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
课程人数
15组家庭(一大一小,6岁以上)
课程时长
约40分钟

这次课程,您将:
见证“走出去”的技艺:在土山湾博物馆,直面那些曾让世界惊叹的工艺品——海派黄杨木雕、彩绘玻璃、土山湾牌楼……它们都是中西美学融合的见证。
认识“看得见”的影响:了解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如何系统地传授西方绘画与工艺技法,又如何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海派艺术人才,其脉络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月份牌、商业美术。
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报名:

(文稿:徐汇文旅,编辑:邱彩红,来源: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