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 文章详情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上海台北双城四部曲(一)白霓与红霞》

转自: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2025-10-24 15:37:50


作者:苏秀瑜

白玉兰如白虹贯日,杜鹃似朝霞染山,色彩对仗呼应

在上海众多地铁站中,我独爱江苏路地铁站。

钟爱江苏路地铁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每次从那里经过,在法国梧桐的绿荫下,会邂逅一股悠悠的花香,而那令我想起了台北。

花香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摊。有一个穿着素雅的卖花大姐,口中轻轻唤着"白兰花、栀子花",见有人因花香的吸引而减慢速度,她就会翻开微湿的毛巾,向犹豫的人们展示推销。白兰花纤细绵长,宛如国画中仕女的纤纤细手,象牙般的花色衬在湖蓝的毛巾上甚是好看。

这不过是上海市民生活的平凡场景,却让我恍惚。白兰花的幽香像把钥匙,倏然打开记忆的闸门——我又回到了初到台北的那个秋天,当交换学生的情景。

台北又熟悉但又陌生,比我熟悉的简体字多了一些笔画的繁体字,招牌上的"便当"、"捷运"。同样的语言,初次听到"夯啦"、"揪喔",得结合上下文才能猜出意思。

我很快地熟悉了在台北学校的生活,在先秦两汉文学专题的课上,我认识了第一个台湾好朋友--小慧。

我特别着迷于她那略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朴素中带着活力的可爱。不知她是因察觉我对她的好感,还是出于对远道而来同学的照料,她对我照顾有加。一个傍晚上课完,小慧骑着她的小摩托车,载着我从仰德大道下山,去士林夜市尝尝地道台湾小吃。

夜市人声鼎沸,各色小吃香气四溢。就在我们排队买蚵仔煎时,看到路旁一个阿姨拎着篮子叫卖玉兰花。我一时诧异,转头问小慧:"玉兰花?玉兰花也能卖吗?"

打开铺着湛蓝色的布,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串串象牙白的花朵。我走近一看,不禁愣住了——那是上海人口中的"白兰花"啊!同样的纤长花瓣,同样的清甜香气,连垫花的蓝色布巾都如出一辙。阿婆用闽南语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别在衣襟上,香一整天哦。"

小慧买了两串,将其中一串递给我,轻声吟道:"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然后狡诘顽皮地看着我。我接过那含苞待放的白兰花,不,应该是白玉兰。好啊,这小姑娘还考我,可不能给上海丢人。

我在脑中搜索了一下,接道:“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说完轻轻将花别在自己衬衫领口,微笑道:"就像现在的你。"

小慧嘟着嘴笑了笑,你们上海男孩子都这么会夸人的吗?她目光转向夜市熙攘的人潮,转换了话题。

"说到花呀,你知道台北的市花是杜鹃吗?"她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阳明山轮廓,"等三四月春天到了,学校附近杜鹃花开成海,我们放学后上山去看花。"

"巧了,"我会心一笑,"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每年春天上海的玉兰花开了—远远望去,像落在城市里的云朵。"

我们相视一笑,衣襟上相同的花香在夜风中交融。小慧轻轻碰了碰我领口的花瓣,说:"那说好了,明年春天,我带你去看阳明山的杜鹃,你带我去看上海的玉兰。"夜市灯火在我们眼前连成一片星河,夜市摊子散发的食物香气,依然遮掩不住白玉兰的清香。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我从小贩阿姨那里买了一串白兰花,轻轻地放在衬衫口袋中,自言自语的吟着。此刻阳明山上应当也是杜鹃盛开。此刻的小慧,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呢?我手中的白兰花,像一片微笑的唇,但却静默不语。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tbfw780@126.com

内容:文化交流、研究评论、

实践创新、先进典型......

形式:图文、视频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请注明:您的姓名+单位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来源:苏秀瑜由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新媒体中心)整理

1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旺来!旺旺相连!》

2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一次“双城”的文学呼吸》

3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陶喆与上海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