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欣景公司多台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突然“罢工”,因绝缘故障陷入停摆,直接影响环卫清运作业效率。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以“黄浦工匠”华国荣为领军的首席技师工作室主动请缨,从“无从下手”到精准突破,用反复试验与创新探索,成功啃下了这块技术“硬骨头”。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主打的就是电,最怕绝缘现象的发生,而且,新能源车的电路结构更复杂、电控模块更精密,依赖传统燃油车的维修经验不仅难以突破,反而可能因误判延长排查周期,而且还会有安全隐患。

关键时刻,黄浦工匠华国荣以汽车解码仪外加兆欧表为核心工具,开启“破码”进程。他先通过解码仪与车辆建立数据互联,实时读取车辆电池高压系统、控制模块、行驶电机、空调电机和液压附加装置电机等关键部件的运行数据流参数与故障代码,借助解码仪对运行各个部件数据的精准分析,快速过滤无效信息,将原本需要覆盖整车的排查范围,精准锁定到空调电机控制系统,为“破码”找到了精准范围。

锁定方向后,华国荣围绕目标控制模块展开深度检查,朝着最终核心故障步步深入,团队尝试切断空调压缩机动力电机的电源,除去所有空调系统所有的信号数据线,再次启动车辆,车辆绝缘故障码消失,车辆恢复正常行驶,最终成功“解锁绝缘罪魁祸首”,发现“真凶”竟是高压控制模块在使用中产生的热量,遇冷后凝结水汽经导线倒流导致电机和电路的绝缘性能急剧变差。车辆“三电”控制系统检测到这一绝缘异常后,立即触发保护性停机,最终造成车辆无法启动行驶。
找到根源后,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控制模块都是集成电路板,结构精密,直接拆解易造成损坏,不拆解又找不到核心的故障点位,不能彻底解决这类绝缘故障现象,还可能使影响扩大、导致其他零部件的损坏,影响作业效率。


送修费用高时间长,自主维修万一不成功再返厂送修影响更大,华国荣又一次陷入两难,然而华国荣依旧没有依赖外部技术支持,而是创新提出“清洗—烘干—检测—绝缘升级”的分层处理方案,即用专业溶剂清除模块主板内部杂质,再模拟控制模块极端工作温度进行物理烘干,彻底挥发深层潮气,最后针对模块散热问题进行重新定位和优化,从根本上提升其绝缘能力,避免故障反复。
这套“贴合标准又适配实际”的维修方案,仅用2天就让故障车辆恢复了运行,效率远超送厂维修。“一开始只是想解决眼前的紧急问题,没想到还摸清了厂家标准背后的技术逻辑。”华国荣说,现在工作室遇到同类绝缘故障,能在遵循厂家规范的前提下快速处理,维修效率比首次尝试提升近50%,相较于生产厂家2600元/次的维修费用,大幅降低维修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次技术攻坚让新能源环卫车辆空调系统绝缘故障的维修突破了“只能按厂家流程被动维修”的局限,以往遇到类似故障只能等待厂家技术支持,而如今不仅能自主响应,还能结合实际场景,在厂家标准框架内优化维修细节,让技术更“接地气”。
从“不知症结”到“精准突破”,从“两难抉择”到“规范创新”,黄浦工匠华国荣带领首席技师工作室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要有直面难题的勇气,更要有在标准框架下灵活探索的智慧。
他们在“等不起”的紧迫感里找方法,在“守标准”的前提下求突破,不仅保障了环卫车辆作业的顺畅运行,更通过自主实践吃透技术核心,为公司新能源设备基层运维积累了“既合规又高效”的宝贵经验和坚实的“技术底气”。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黄浦城发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喜报!全国第一,来自上海黄浦!
2. 政协委员风采录⑩丨杨之涛——从“百年广慈楼”走出的新一代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