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银行同业 > 文章详情

普惠甘霖把鲜味从田间“贷”上餐桌

转自:上海银行同业 2025-10-24 17:24:10

清晨,崇明区向化镇的上海享农果蔬合作社仓库里已是一片忙碌。一筐筐新鲜蔬菜摆放整齐,工人们正将土豆搬运上车,这些农产品即将发往上海市区的各大商超。

这里是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拥有800亩种植面积,常年为盒马、叮咚等生鲜平台供应叶菜、茄果、块茎、十字花科、水生等五大类果蔬。在保障优质农产品供应的同时,上海享农果蔬合作社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帮扶,先后获评“上海市助残先进集体”、“促进就业先进企业”等称号。

可就在不久前,合作社负责人倪姐还在为资金犯愁。“果蔬种植周期性强,一到备肥、扩棚的关键时候,没抵押物贷款难,生怕耽误了农时。”让她没想到的是,农行上海崇明向化支行网点负责人龚于恒得知情况后,直接扎进果蔬大棚,面对面摸清合作社种植规模、资金缺口和经营难题,很快为合作社量身定制了“惠崇e贷”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速放款。作为农行专为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的线上普惠信贷产品,“惠崇e贷”不依赖抵押物,凭经营、收入等信息就能办理纯信用贷款,精准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倪姐的故事,正是农行上海崇明支行践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精准服务当地合作社的生动缩影。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支行全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崇明岛上的各家小微企业,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同样在崇明,建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95后“新农人”李小姐,也同样感受到了这份“金融温度”。2016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现代农业的憧憬,她从父亲手中接过合作社的担子。不同于父辈的传统种植模式,她带领团队种植高附加值蔬果,发展优质水稻种植,还计划建设高标准设施菜田,推动合作社向生态化、规模化转型升级。

就在她为发展资金发愁时,农行上海崇明建设支行客户经理陈颖主动上门,带来了“崇明生态贷”获批的好消息:“200万贷款批下来了!这次你可以放开了干!”这个消息让李小姐长舒了一口气,“高标准菜田项目终于可以落地了!”她的言语中充满了期待。

“崇明生态贷”是农行上海崇明支行与区财政局、市担保中心合作推出的专项产品,采用“批次担保”模式,重点支持经政府推荐、有较大额资金需求的农业主体,有效解决了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因缺乏有效担保物而面临的融资难题,精准匹配绿色农业、乡村文旅类项目的投入周期,也恰好契合了李小姐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

从倪姐的仓库到李小姐的大棚,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正无声地浸润着崇明岛的片片沃土。在这些“新农人”日复一日的坚守与耕耘中,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旅程里,一个个朴素的梦想生根发芽,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供稿: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

我们提供上海银行业的资讯,与TA共同成长。这里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平台

欢迎赐稿:editor@shbanking.cn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银行资讯

长三角微信矩阵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