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华亭镇:三大“主题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软实力”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0-25 14:23:42

嘉定区的营商政策历经迭代,今年提出把握好深耕细作与创新赋能、惠企纾困与减负增效这两对关系,营商方案也已经升级到8.0版本。为进一步加大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同步讲好街镇营商故事,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街镇主官话营商”专题访谈。

近日,华亭镇副镇长江赉、华亭镇商会秘书长郁林林、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英做客嘉融媒直播间,分享华亭镇营商环境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点击回听)

华亭镇副镇长 江赉(右二)

华亭镇商会秘书长 郁林林(左一)

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志英(左二)

三大主题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双赢

“华亭镇地处上海市嘉定区北部,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交汇节点,区位优势显著、发展潜力突出。近年来,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企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留才难、接待难、配套弱等现实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谈及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实现双赢,华亭镇副镇长江赉道出了发展瓶颈。

如果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基本公共服务就是这一系统的基础支撑。江赉介绍说,随着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已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向人才安居、商务配套、生活服务等“软环境”延伸。“服务围着企业转、要素跟着项目走”,华亭镇从企业实际需求和人才生活体验核心导向出发,联合镇内职能部门、属地村(居)及合作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区域资源,重点推出“乡村公寓”“商旅驿站”“品牌引入”三大主题服务,全方位破解企业发展后顾之忧,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生态。

主题一:政府统筹+归整资源,建 “乡村公寓”保障体系,破“安居难”

通过政府统筹协调,以统一租赁、整体改造的方式,将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屋系统性升级为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公寓,既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又为人才提供优质居住空间。同时,组建由镇职能部门、属地村(居)及专业运营机构组成的服务团队,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配租方案,对重点项目员工实行住房优先保障;建立“专员对接+全流程服务”机制,确保企业投产时员工即可实现“拎包入住”,形成“产业发展+居住配套”协同共进的良好格局。

以“乡村公寓”为抓手,已先后为沪工阀门、三牛食品等重点企业提供稳定人才住房保障,入住人员满意度达100%;同步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超千平方米,带动村民增收。今年9月“四个一批”新建项目方之德公司成功签约2栋乡村公寓,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实现“企业得人才、村民得收益、政府得效能”的多方共赢。

主题二:政企联动+服务定制,搭“商旅驿站”服务平台,解“接待愁”

针对企业商务接待“缺场地、缺配套、成本高”的痛点,华亭镇主动搭建政企联动桥梁,与“乡悦华亭”“一尺花园”等优质项目开展深度合作,推出涵盖住宿、会议、餐饮、考察的定制化商务接待套餐,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整合本地田园生态资源(如乡村振兴示范村、现代农业基地)与产业资源(如重点企业生产线、创新平台),设计“田园生态+产业实景”“乡村振兴+企业创新”等特色商务考察路线,在满足企业接待需求的同时,同步展示区域发展成果。

以“商旅驿站”为平台,推动“乡悦华亭”项目工作日商务客源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45%,企业客户接待成本降低30%,合作意向达成率提升25%,优质服务获得来访企业高度认可,成为企业“以接待促合作”的重要助力。

主题三:以商引商+全流程保障,推“品牌引入”升级行动,补“配套弱”

华亭镇将“知名品牌引入”作为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推动产城融合的关键抓手:一方面,深入研判区域商业需求与知名品牌选址标准,充分发挥镇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和“以商引商”机制效能,重点对接国际国内优质品牌;另一方面,成立由镇招商、规划、建设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为意向品牌提供“项目评估—选址规划—手续办理—建设落地”全流程保障,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在品牌布局上,注重“业态协同”:将肯德基与“万有集市”“农居花巷”等现有业态统筹联动,构建“企业服务+生活配套”完整生态圈;同时,以品牌引入为突破口,有效填补辖区104产业园区周边商业服务空白,带动更多优质商业项目落户,显著提升区域商业能级与城镇吸引力,为产城融合注入新动能。

以“品牌引入”为突破,已成功引进肯德基、一尺花园、馡·艺术中心(HOUS咖啡概念店)等5家知名品牌,新增商业经营面积超千平方米。品牌示范效应持续释放,进一步吸引优质商业项目落户,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华亭镇将锚定短板补位,推动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完善人才服务、商务配套、生活保障等领域的细分服务;提升服务能级,推动“三大举措”与数字政务、智慧园区建设深度结合,实现服务更精准、效率更高效。

“未来,华亭镇将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华亭力量’、提供‘华亭方案’。”江赉介绍。

与华亭发展同频共振

争做“乡村合伙人”

“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但‘留住人’首先就要解决‘安置人’的问题。说实话,在我们企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为核心员工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安居环境,一直是我们管理层的燃眉之急。”如何更好解决人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同样摆在了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英面前。

就在公司为几位技术人才的通勤远、租房贵、稳定性差等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华亭镇政府送来了“农居花巷”乡村公寓的方案,对徐志英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三牛成为了首批入住的企业。“体验感远超大家预期,这绝不是简单的提供个宿舍,而是真正做到了‘居有所安。”徐志英介绍说,公寓是由农民自建房新装修,不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环境非常雅致,充满了田园诗意,成为了一个能让人放松身心、找到归属感的家。这个创新举措,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卸下了一个大包袱。员工安心了,稳定性自然就提高了,工作干劲也更足了。“乡村公寓真正读懂了企业需求,为企业稳住人才、聚力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徐志英说。

选对发展的“土壤”更重要。徐志英说,三牛食品在华亭扎根发展20多年,可以说,企业的成长脉搏一直和华亭镇的发展心跳同频共振。三牛更亲眼见证、亲身参与了华亭从一片乡土,一步步建设成为今天产业兴旺、机遇涌动的热土。从镇党委政府主动上门,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的“服务员”姿态;到打造“农居花巷”,为员工解决安居难题的暖心工程,华亭营商环境“看得见”的提升都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诚意,更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徐志英坚定地表示:“这份来自政府的诚意必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三牛力量’,成为华亭的‘乡村合伙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为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贡献全部力量!”

扩大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级

当好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娘家人”

“商会作为政企桥梁,核心作用就是精准对接、务实服务,帮助企业更快地融入华亭、找到‘家’的感觉。”镇商会秘书长郁林林介绍说,商会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做好服务——

做好“政策转换器”一方面,把企业的共性诉求和困难,系统性地整理成建议,向政府、向上级部门反映;另一方面,把政府的惠企政策“翻译”成企业能听懂的解读,确保政策落地不走样。

打造“资源连接器”。对内,通过宣讲会、对接会促进会员之间的业务合作,助力协同发展;对外,组织企业"走出去"考察、参展,帮助大家开拓市场。

成为“企业服务员”。通过整合法律、财税等资源,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当企业遇到具体难题时,商会就是一个高效的求助入口,协助企业对接相关部门。

郁林林表示,商会的角色需要不断地升级,以前主要是做“桥梁”,未来要更进一步,成为和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伙伴。

服务要更精准,主动调研,针对企业从初创、成长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提供从政策、融资到市场的“打包服务”。资源要更融合,不只牵线搭桥,更要打造一个产业“朋友圈”,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链接上下游、产学研、金科律服等资源,打造金融赋能、人才共育等平台,促成内部循环与合作。政策要更贴心,设立政策研究专班,变被动传达为主动导航与适配辅导,同时系统梳理企业诉求,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政策制度持续优化。品牌要更响亮,“就地取材”打造“华亭投资”这个区域品牌,带着企业集体亮相,多去参展、办论坛,讲好企业故事,增强区域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政策贴心、办事省心、投资安心、生活舒心、服务暖心”的营商生态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