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什么才是破局关键?近日,殷行街道新入职社区工作者踏上杨浦区初任社工“3+1新手包”之“看听学走”实践包的首趟行程。在“行走课堂”中,一幅幅生动的社区治理画卷,不仅展现出党建引领下的创新脉动,更让“小白”们亲身感受到共治理念与邻里温情在社区实践中的完美融合。

行走课堂的前两站,聚焦于资源整合与人文关怀。在开鲁一村的“亲瓶菜园”,新社工们看到废旧物品如何通过居民、师生的共同参与,转变为促进环保、连接邻里的生态闭环,深刻体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共治共享理念。随后在开鲁二村,首个“骑手友好社区”和“袋鼠宝贝之家”展现了社区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从贴心的子女托管服务到居民与骑手间的日常互助,让新社工们感受到将服务精准触达特定群体、变“过客”为“家人”所带来的全龄友好社区温度。

开鲁三村的老年活动室虽空间有限,却因丰富多彩、日日不重样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的“欢乐天地”,让新社工们认识到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纽带的重要性。而在开鲁四村的“星耀家园议事堂”,一场关于垃圾箱房改造的居民议事会成为“现场教学课”,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与居民代表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协商,让新社工们直观看到“三驾马车”协同共治的强大生命力,读懂“居民事居民议”这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最后两站展现了社区的历史底蕴与持续学习的力量。开鲁五村的“奋进园”以其名和外墙镌刻的红色历史,致敬工人新村的建设历程,巧妙融合红色传承与智能健身、银发巡逻等现代社区生活元素,成为凝聚共识的文化地标。收官之站开鲁六村的“墨香斋读书会”,则呈现了终身学习如何转化为治理力:平均年龄超65岁的成员们从共读经典到调研解决充电难题,甚至自学AI开设智能课堂,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为新社工们上了励志一课。
新晋社工聂雅丽告诉记者,此次“边走边看”的沉浸式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创新活力与人文温度。殷行街道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将经验融入日常工作,用心用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文字 | 王歆瑜
图片 | 王歆瑜
编辑 | 文茜婷

(点击图片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