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2025世界城市日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了《上海手册》,收集了来自11个国家的21个重点案例,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振兴、社区治理、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气候能源、生态环保、数字政务、数字教育、数字人才培养等内容,旨在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为基础,以及以数字技术赋能为支撑的技术应用、模式设计、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实践,为各国城市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其中,“东明路数字社区元宇宙促进青年参与”入选其中。

2020年以来,国家将“数字社会”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强调以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数字社区”作为数字社会的微观单元,成为政策与实践交汇的关键场域。数字社区不仅意味着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更指向一种以技术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再生产机制。
由东明路街道办事处主导、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运营的“东明路数字社区元宇宙促进青年参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中信息不对称、商业活力不足、青年参与度低等问题,成为“数字社区”的积极探索。
据了解,该项目针对东明路街道老龄化严重,青年居民缺乏社区参与,青年群体与社区空间的关系呈现“职住分离”状态——户籍或居所虽在辖区内,日间经济活动却主要发生在街道之外,仅于夜间返回居住等实际情况,东明路街道以“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公共空间为枢纽,通过“元宇宙”技术界面,构建了“视觉层—算力层—关系层”的三层数字化治理体系。2022年尝试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徽章”激励居民参与,并于2023年上线“互动共享在灵岩”手机应用,逐渐形成了线下的街区发展中心与线上的手机应用互动,构建起多维的社区参与空间。
面对“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受限”的挑战,该项目引入了基于区块链NFT(Non-Fungible Token)协议的数字徽章体系,数字徽章持有者可获得“社区达人”数字身份。数字徽章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青年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自2023年开始,在两年内产生1287份提案,涵盖夜间经济、老年友好设施、社区微更新、亲子活动等多个主题。其中128份进入街道议事会程序,32份已落地实施。
该项目的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赋能,通过数字孪生与AR的叠加,将年轻人的“时间缺场”转换为“线上在场”,实现了“公共空间的数字孪生”。多元主体通过这一孪生空间进行包容性治理,也带来了参与效率的提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工作MSW中心主任孙哲表示,从街区到城市生活,比如城市的烟火气、年青人参与社区事务等,东明路街道的案例作为一个示范,可以在浦东以及其它地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