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市奉贤区弘文学校,四棵高耸的银杏树颇为瞩目。学校植下这批树,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四棵杏树中间,是一座以鲲鹏形象为蓝本的雕塑,名为“翔”,希冀弘文学子经历九年积淀,像鲲鹏一样云游天地之间。

“快来,和妈妈一起在这里拍张照,妈妈的学校很漂亮的。”“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弘文第一届的学生!”……
今天(10月26日),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在银杏树下上演,奉贤区弘文学校建校2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举行。一群群从这里振翅高飞的弘文人“归巢”,庆祝母校的生日、见证母校的发展。

奉贤区弘文学校创建于2005年,地处奉贤区南桥新城,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秉承“弘毅·人文”的校训,倡导“宽弘自强、人文和谐”的学校精神,努力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2012年,学校入选上海市教委首批“新优质学校”项目。
弘文学校2020届学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杨冬子,对母校提供的丰富学习体验印象深刻:“小时候我是个昆虫爱好者,教自然课的徐老师请我带来我制作的昆虫标本,向同学们展示;我和其他年级同学一起排练的情景剧,被老师纳入课堂设计;我入选了学校鼓号队,因此接触到了按键小号……”

“弘文馆书法”“弘艺国画”“智慧家居”“手工编织”“装置艺术营”……活动现场,学校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据介绍,弘文学校开发了“翔”系列校本课程,涵盖弘雅课程、弘博课程、弘健课程、弘义课程等模块,旨在培养宽弘乐群、自强乐学、崇文乐思的“三乐”学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学校以“主体建构·人文蕴育”为办学理念,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张以和谐的人文氛围蕴育学生的发展,也就是倡导以人为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
家长胡女士的两个孩子分别在弘文的初中部、小学部就读。她回忆,老大入学的第一天,就被班主任看出了朗诵天赋,被选为晨读领读员。从此,课堂上的展示机会、课余时间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孩子得以在擅长的领域发光。老二入学时,上课经常坐不住、注意力分散,这让她很焦虑,班主任安慰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一起找‘钥匙’。”后来,老二被选任为“植物管理员”,在照顾绿植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专注与责任。
“弘文的教育,从不是千篇一律的修剪,而是为每颗种子量身定制阳光雨露,让他们都能骄傲地长出自己的模样。”胡女士说道。
除了老师的关怀,每位弘文学子还有“成长合伙人”的帮助。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创设了大量契机让初中部的大孩子与小学部的小朋友交流互动。哥哥姐姐带着小一新生熟悉校园,手牵手参与活动;更高年级的学生,帮助六年级新生更好适应小升初过渡期,都成了校园里亮丽的风景线。

“工作第一年时,我任教的班级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我们有‘导学案’。那些翔实的教案框架、巧妙的教学设计,如同一盏明灯,为新教师指明了方向。”弘文学校副校长张晓莉回忆起自己的专业发展经历,说到动情处不禁哽咽。
以课堂教学效益为着力点,弘文学校自创办的第二年起开展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创新实践。校方介绍,“导学案”融教和学于一体,其核心价值是以导促学,引导、指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如今,在“双新”背景下,学校正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更新各学科“导学案”设计,实现作业分层化、情境化、实践化。

教师曹林英说起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同样红了眼眶。这位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患了较严重的肾病,手术归来仍需精心照料。为了提醒学生及时吃药,她每天都要设置好几个闹钟;学生不能正常上体育课,她就陪着学生在校园里晒太阳;为了帮学生家庭缓解经济压力,她想办法帮忙筹措医疗费……“教育的温度就蕴藏在每一个用心的细节里”,这是曹林英参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坊后的体悟,也是无数弘文教师的共鸣。
据介绍,弘文学校自2017年起成立“遇见”班主任工作坊,2023年升级为弘文教育集团“遇见”班主任工作坊,围绕“共研、共进、共生”,通过案例交流、读书会等方式,让班主任“抱团取暖”,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的真实问题,更好地用行动传递教育温度。
弘文学校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成长,还有教师的发展。学校构建“三业堂”特色培养体系,旨在完善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创新、敬业爱生、乐业育人的“三业”教师。建校2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3名区名校长、9位区名师、2位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位区五星级班主任。


“2005年4月,我接到筹办创建弘文学校的任命,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新校舍的建设进展情况。那天,我来到学校工地,只见一地泥泞,9月就要开学,工期十分紧迫……”弘文学校首任校长、奉贤区二级巡视员施文龙对学校初创期的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泥泞的工地早已变为美丽的校园,杏树亭亭,见证一批批弘文学子的成长。
“回首来时路,我们感念初创团队的无畏开拓,感谢全体教师的默默耕耘,也感谢家长朋友们的信任与同行,更欣慰同学们在这片沃土上向阳生长,用朝气与努力诠释着弘文人的模样。”弘文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夏晶晶表示:“站在二十年的新起点,我们仍将以‘人文’为魂、以‘弘毅’为翼,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教育品质,不辜负每一份信任,不辜负每一段成长。”
“从‘导学案’改革的挑灯夜战,到‘翔’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再到‘混龄教育’中温暖的牵手相伴……正是这些点滴实践,让弘文从一所新校,成长为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连续七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程立春肯定了弘文学校20年来的探索实践。在奉贤教育全面推进“新成长教育”实践的当下,他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期望——
第一,永葆改革锐气,做教育创新的“破浪者”,用更多“弘文方案”回应时代呼唤;
第二,厚植人文根基,做人文精神的“守护者”,培养既有中国灵魂、又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
第三,发挥辐射作用,做优质教育的“播种者”,让“弘文经验”在更多学校开花结果。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学校提供(部分照片由作者拍摄)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