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灯开着,路却一片昏暗,一到晚上就心慌……彭浦镇这条关系到数千名青年的回家路,如何被“点亮”?

转自:上海静安 2025-10-26 23:49:20

夜幕下,位于彭浦镇的微领地中环青年社区门前的背街小巷,路灯明明亮着,投射在地上的光斑却支离破碎。茂密的枝叶吞噬了大片光线,老旧的灯盏在夜色中力不从心地昏黄着。这条大约500米长的小巷,曾是数千名青年住户晚归时的一段忐忑路程。

“社区外马路上的路灯有些昏暗,夜班回家时感觉有些危险。”在微领地党支部不定期牵头召集社区党员、租户、志愿者、镇团委、物业管家负责人等参加的“730圆桌会”上,住户小王的一句心声,道出了许多青年住户的隐忧。攥紧背包带快步疾行,提防阴影处可能的风险,躲避突然窜出的电瓶车——这些细碎的紧张,构成了他们每个晚归夜的日常。

这份担忧得到了微领地党支部的重视,并在日常走访中得到确认。问题很快被反馈至彭浦镇塘南综合网格,一场照亮回家路的行动迅速开启。

网格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白天沿着小巷逐段排查,夜晚亲身感受照明效果,终于精准诊断出病灶——沿线绿化繁茂的枝叶严实遮挡灯光,老化的路灯瓦数不足力不从心,企业搬迁后的封闭区域形成照明盲区。

问题看似容易解决,只需修剪绿化、更换灯泡,但工作人员很快发现,真正的难点并非技术问题。“这条小巷的日常管理涉及多家单位,而历史文件中,绿化的管养责任却是一片‘空白’。”一位网格工作人员透露。

破题的关键在于一次高效的协同。问题上报、排查原因后,塘南综合网格迅速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将镇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到场,同时联动背街小巷涉及到的多家村公司、微领地代表以及沿线部分绿化所属企业全部请到会议桌前。

最终,一份清晰的共识当场达成:在企业围墙内影响照明的绿化,相关企业表示后续将及时修剪和定期维护;围墙外公共区域的绿化,未来则由镇相关部门承担起长期的修剪职责。

经过各方的协同努力,原本枝叶杂乱、灯光昏暗的小巷如今已焕然一新。修剪整齐的绿植错落有致,升级后的路灯发出更明亮柔和的光线,不仅覆盖了以往因企业搬迁而造成的“照明盲区”,还让500米长的小巷整体亮度提升了不少;电瓶车在清晰的标识与充足的光线引导下有序通行,往日的飞速穿梭情况也好了不少。

如今,晚归的青年们,脚步已变得从容。升级后的路灯洒下明亮而柔和的光晕,以往那些令人心悸的阴影角落已无处遁形。“现在下班回来,感觉踏实多了。见证改变全过程,感觉心里暖暖的。”一位刚下班回家的年轻白领告诉记者。

在彭浦镇塘南综合网格看来,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只要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哪怕是“提高灯泡瓦数”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周全,才能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安心。在此次问题解决过程中,他们始终扮演着“问题收集者、统筹协调者、全程监督者”三重角色。一方面快速响应群众诉求,避免问题拖延;另一方面通过党建联席会议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共治合力,让原本“多头管、难协调”的问题高效解决。更重要的是,在注重实效落地的同时,更加关注情感联结,让基层治理既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力度”,更传递出为民服务的“温度”。这条小巷从让人心慌到让人心暖的转变,正是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成效的印证。

(资料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