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2小时从田间到货架,你在清美买的蔬菜可能产自闵行这里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0-27 14:54:09

采摘、包装、装运……凌晨6点,新鲜的鸡毛菜刚从清美集团浦江蔬菜生产基地装运上车,不到两小时,已摆上沪上各家品上生活超市和清美鲜家门店的货架。“今天的鸡毛菜,看起来老新鲜了。”正在品上生活百联南方店选购蔬菜的张阿姨说。

这批鸡毛菜的“源头”,正是清美集团在闵行浦江镇汇南村和光继村打造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这个基地占地1000亩,目前正处于“边建设、边运营”的阶段。现在每日约有10吨新鲜蔬菜从这里发出预计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后,将达40吨,更高效地保障本市蔬菜供应。

规模化种植特色品种

早上记者来到该基地时,工人们正忙着定植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的特色蔬菜——羽衣甘蓝,这里的羽衣甘蓝分为“沪羽甘1号和“黑优两个品种,预计将规模化种植约50亩。

“羽衣甘蓝是低热量蔬菜,每100克羽衣甘蓝只有30大卡热量,远低于其它蔬菜。其膳食纤维含量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体内代谢,有助于控制体重,因而也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基地工作人员郑德和介绍,“它不仅可以生食,还可以榨汁、凉拌、炒食,未来清美集团也将开发更多有关羽衣甘蓝的产品。”

在邻近大棚内,国庆后定植的第一批羽衣甘蓝,20天左右即可迎来采收。这种蔬菜以采收羽状嫩叶为主,单株可持续采收4个月,效益可观。郑德和介绍,羽衣甘蓝将作为清美在闵行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此外,基地内还轮作种植着鸡毛菜、空心菜、米苋等市民喜爱的家常叶菜。

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清美集团在闵行建设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这里的蔬菜“住所”也科技感十足——走进基地,连片的智能化连栋大棚格外醒目。与传统大棚不同,这里的棚顶都装备了可开合的黑色遮阳网,两侧是巨大的卷膜通风口,棚内则整齐分布着一排排喷淋装置。

“这套系统是我们应对气温变化的‘三板斧’。”基地生产技术员田建伟一边在控制面板前操作,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室外温度超过32℃,光照过强时,我们就会启动外遮阳系统。就像给大棚撑起一把‘遮阳伞’,能有效防止叶菜被晒伤,同时将棚内温度降低3—5℃。”

说话间,田建伟轻点按钮,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电机运转声,棚顶的黑色遮阳网缓缓展开。光有“遮阳伞”还不够,通风是关键。他指向大棚两侧:“我们的侧卷膜通风系统可以人工控制开口大小。棚内湿度过高时,我们就打开通风口,让空气形成对流,这两天风大,我们的侧风口都开得比较小。”

而最立竿见影的降温调湿措施,则要数棚内每2米设置的喷淋系统。只见他按下另一个按钮,棚顶的喷头立刻喷出细密的水雾,如同为蔬菜们下起了一场“人工小雨”。

目前,基地已有4个连栋大棚投入使用。未来,更多这样的连栋大棚将成为主力,实现“机器换人”,通过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市民的“菜篮子”装满品相好、口感佳的绿叶菜。

自种、自养、自产、自销

清美集团技术中心副总监兼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新介绍,清美集团作为全国豆制品龙头企业,也是深耕上海本土27年的零售龙头,旗下拥有“清美鲜家”社区零售门店800余家,其背后是清美集团早在上海布局以“自种、自养、自产、自销”的全产业链实现健康食品供给的模式在上海,包括闵行基地,清美共有1.1万亩自营蔬菜生产基地。而闵行基地的本地化种植,将进一步缩短绿叶菜从田间到闵行市民餐桌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的落户也为浦江镇大治河南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汇南村是大治河以南6个保留保护村之一。过去,汇南村与相邻的光继村将1000多亩的土地流转给一家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经过区农业农村委、浦江镇与清美集团多次商议,清美集团将在此合作打造具有标杆性的集生产、展示、试验、科研、培训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闵行区汇南村驻村指导员方娟的眼中,清美蔬菜基地的落户,让汇南村民实现了“土地拿租金、务工赚薪金”的双重实惠。“此项目也将成为驱动大治河南一带六村振兴的新标杆。方娟说。

“前不久,在光继村内举行的一场体育活动,就在我们基地门口的广场上进行。我们的研学大楼也在建设中,未来基地将开展更多研学活动,与属地合作,举行适合学生和亲子家庭的丰富活动。”基地相关负责人笑着说,清美集团还计划布局产业研究、会议交流、人才培训等功能和设施,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将为区域的产业发展引入“活水”。

记者:李逸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