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提示】几招教“糖友”应对秋燥,远离视力危机

转自:上海普陀 2025-10-27 17:27:14

霜降已至,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下降,秋燥愈发明显。市卫健委提醒,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此时不仅要应对气候干燥带来的不适,更需警惕季节变化对眼睛造成的额外考验。一起来学习↓

为何此时更需护眼

从传统医学角度看

糖尿病与中医“消渴病”相对应。消渴病的病机关键是阴虚燥热,故而燥邪侵犯人体时,就则易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老年“糖友”长期受高血糖影响,易出现视网膜微血管及视网膜神经元损伤,诱发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继而出现飞蚊症、视野模糊、复视、视野缺失、视力下降等症状。较大的昼夜温差也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中医护眼有妙招

规律作息:熬夜会耗伤肝肾之阴,影响眼部气血供应,加重眼疲劳。建议晚上10点半前休息,保证7-8小时睡眠,让眼睛在夜间充分放松,促进视网膜修复。

食补润眼:对老年“糖友”来说,饮食调理需在润燥的同时,严格遵循控糖原则。

1.银耳、百合、莲藕滋阴润燥,可补充身体津液。

2.山楂、葡萄、番茄属酸味果蔬,可滋养肝阴,但需注意控制分量,避免血糖波动。

3.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4.菠菜、芥蓝、羽衣甘蓝、西蓝花等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能减少紫外线和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

5.蓝莓、桑葚等浆果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作用。“糖友”可适量吃,并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

穴位明目:取睛明穴(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处)、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风池穴(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这4个穴位,每天早晚轻柔按摩,促进眼周气血循环。每穴按压1-2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功法强身:老年“糖友”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出汗过多耗伤津液。推荐练习八段锦,可适当活动筋骨,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其中“两手攀足固肾腰”一式,能活动腰腹,促进全身气血运行,间接改善眼部微循环,让眼部气血更通畅。

温馨提醒

日常要做好眼部保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次1滴,每天不超过4次;或者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减少眼部水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