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秋风拂过无垠的金色稻浪,郊野大地的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芬芳。在魔都上海,稻田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空间,它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演化成为艺术创作的画布、文旅融合的舞台、社区营造的客厅和城乡情感联结的纽带。在这丰收的季节,一场以“稻田+”为名的实验正在沪郊沃土上生动上演,奏响一曲自然、艺术与人文交织的城乡协奏曲。
当艺术离开白盒子般的展厅,扎根于泥土,便拥有了蓬勃的“生长性”。




在金山朱泾镇新泾村的“稻花湾”,一场名为《母亲与大地》的稻田艺术展正在开放式田野中自然生长。策展团队“gaibe隔壁”的核心理念便是“未完成”。主创李相宜坦言:“艺术在这里,不是被运来的成品,而是从地里自己‘长’出来的。”巨大的母鸡竹构在风雨日光中愈发坚韧,如同母亲因爱而强大;《是太阳,也是眼睛》的灵感,则直接源自田间观察到的动人目光——父母的凝视、村民淳朴的笑容。这里的艺术装置坦然迎接自然洗礼,邀请观者步入木栈道,在沙沙稻响中完成与作品的最后共创,让公共艺术真正回归其公共性与互动本质。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在嘉定马陆镇大裕村,艺术与稻田的共生则呈现出建筑与自然对话的永恒之美。由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嘉源海美术馆,静立于一片金黄的杂交水稻田旁。这座“建在稻田里的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建筑与光影”的理念在四季轮转和稻禾荣枯中找到最生动的诠释。美术馆每年春秋两季固定举办的“稻浪丰收季”,将非遗绒绣展、稻田治愈跑、亲子收割体验等活动嵌入这片自然场域,使农耕转化为一场与季节、土地对话的庄严仪式。艺术在这里,不仅是墙上的展示,更是弥漫在空气中、渗透在泥土里的生活体验。


而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横沙岛,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恢宏壮丽。海岛艺术田园以大地为纸、稻禾为墨,绘就了令人震撼的巨型稻田画。
今年的“南北双主题”画卷,南侧以“铭记历史、致敬未来”为主线,用彩色稻禾勾勒出从抗战英雄到“AI”“5G”的科技图腾;北侧则是国漫《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经典形象。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充满现代感和青春气息的设计,全部通过最传统的农艺——人工种植得以实现,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与完美融合,让横沙岛的稻田画超越了农业景观,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生动载体。

邀您“乡遇”沪上美好

魔都藏田园 转角遇稻香
来「魔都乡遇」
吹旷野的晚风~
看天边的烟火~
去心中的远方~

文字:欧阳蕾昵 曹佳慧 赵一苇 张孜怡 汪妍 殷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