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征求的是对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工作的相关意见建议,从检察机关职能出发,我思考的是如何更准确把握、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深入了解相关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治需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作用。”近日,静安区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顾文正忙着为辖区内江宁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撰写调研反馈意见,而这也是她自去年受聘成为该基层立法采集点“立法顾问”后的常态化履职缩影。
“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揭牌
2024年12月,在静安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下,静安区检察院、静安区人大江宁路街道工委对标上海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要求,在全市率先探索设立并实质化运行驻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聚焦联系代表、联动监督、联合普法、联心服务的“四联”功能,将检察履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代表建议、群众意见与检察建议的衔接转化。
2025年以来,静安区检察院常态化派员参加“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的“相约十六”代表接待日等街道民主议事活动,联合人大江宁路街道工委开展代表、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活动8场,常态化参与立法意见征询、立法联系点调研,将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创新嵌入“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定位提升
升级联系代表新载体
“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是集问题收集、专业咨询、监督普法、检察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外部监督联系平台。市人大代表王莉先后两次受邀参加工作站活动,她说:“去年,我在这里见证工作站揭牌,再次来到这里,我欣喜地看到工作站正实质化、规范化运行,帮助代表们在此收集反映具体民生建议,支撑代表们更好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而在实质化、规范化运行的背后,是静安区检察院先后3次对相关机制进行迭代升级,确保联系代表作用实质发挥。
✔ 出台《“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实施办法》,明确接受监督、建议征集、参与立法、法治宣传、检务公开等五项基本职能,定期开展检察官进驻站点活动,拓宽代表参与、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
✔ 绘制《实质性监督工作双向指引》,向到工作站参与活动的代表指引展示参与公开听证、庭审观摩、新闻发布会、检察开放日等检察工作的“菜单目录”;向检察人员指引明晰“接受实质性监督路径方式”及专业领域代表名录,引导干警根据场景需求针对性邀请代表实质性监督检察履职,提供意见建议。
✔ 制定《接受外部实质性监督工作规定(试行)》,以工作站实践为基础,系统构建基层检察机关接受外部实质性监督制度机制,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人员对区检察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办案质效、权力运行、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实质性、融入式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制约与“三个管理”、“每案必检”、业绩考评等机制衔接贯通,促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深融入检察实践。
主体增加
探索联动监督新模式
“预付卡消费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话题,这场发布会开进老百姓家门口,倾听我们的想法,很有意义!”在首场开进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的检法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与会社区居民们由衷评价道。聚焦立法调研、社会热点、行业监管等问题,检察干警常态化进驻工作站,与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面对面”沟通、“实打实”交流,在共商中凝聚共识、联动监督。
“法治护航消费群体 静心共绘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暨新闻发布会现场
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针对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单用途预付费卡管理的建议”转办单,静安区检察院联合人大江宁路街道工委、区法院、区消保委、区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在“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内共同举办“法治护航消费群体 静心共绘营商环境”检察开放日暨新闻发布会,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围绕加强预付式消费领域监管治理、提升对“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黑灰职业的打击效能等方面交流研讨,协力推动服务消费行业规范整治。会后,区检察院充分吸收座谈会上的代表、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一周内即与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会签相关协作配合意见,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案协作和宣传联动等工作机制。从代表建议、基层调研到推动多职能部门联动落实,“四联”机制见证了一次生动的联动监督,写实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后半篇文章”。
实事做实
深化联心服务新途径
“老年群体面临融入‘数智’生活难、腿脚不便外出难等现实问题,检察机关能做点什么?”“希望检察机关做实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设立以来,共收集各领域意见建议30余条。静安区检察院以此为触角,围绕食药健康、生态环境、信息保护等重点领域,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劳动者等特定群体,推动一项项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务实举措落地见效。
★ 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反映的“养老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部分老年人、残障人士无法充分享受科技发展”等问题,制定并落实《服务保障“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检察方案》,与区民政局会签《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推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无障碍升级改造。
★ 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室内场馆攀岩安全隐患”,开展辖区攀岩类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公益诉讼专项督查,就行政许可、设施设备、人员配置、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或国家标准的情形,向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监督攀岩行业治理成效。
★ 针对人大代表在金融、知产、涉外法治等服务大局方面提出的建议需求,结合区域实际,先后发布“静心护航营商环境”“静ING”涉外检察等“静”字检察品牌7个,做实张园“法治副园长”、全市首家驻工会支持起诉工作室、首个建筑施工领域法律风险告知制度等特色机制。
“这些宝贵意见建议一头联结代表与百姓,一头牵动大局与民生,很具参考意义,有助于我们结合检察职能本身,更好就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提出意见建议,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徐衍谈道,他和部门检察官已多次受邀在“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参与立法征询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的“金点子”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功能拓展
丰富联合普法新形式
“静心护老”网络反诈宣传巡演活动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花样百出,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聚焦代表关心的“网”事,静安区检察院在“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上同步启动“静心护老”网络反诈宣传巡演活动,依托街道“孺子牛”讲堂、“代表讲坛”“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普法讲座等平台,打造“薛阿姨”反诈IP、推出“静心护老”网络反诈宣传讲座,推出多部自导自演的宣传片。同时,结合收集到的法治需求,形成菜单式课程清单,以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营造法治环境。
以“四联”检察服务工作站为切口,创新落实外部实质性监督机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强检察权制约监督的客观要求。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继续以“同向发力”促“同频共振”,常态化选派具有专长的检察官进驻站点,积极倾听需求、征集建议、接受监督;以“双向转化”促“双向奔赴”,做实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高质效衔接转化,深挖案件背后治理问题,共促职能部门、相关行业切实整改;以“服务直达”促“民心直连”,落实对口联络机制,灵活采用各种方式,积极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会议研讨、公开听证、现场观摩、集中视察等检察活动,让人民群众走近检察机关、了解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履职,为更近倾听群众声音、更快回应群众关切、更好维护群众利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