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2025年上海城市规划高质量发展公开课(第五期)暨同济大学高等讲堂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正式开班。公开课首次走进高校,与同济大学携手,致力于搭建一个连接实践与学术、政府与社会的“政-产-学-研”深度互动平台,共同谋划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图景。来自同济大学各院系师生及城市空间治理相关行业的社会伙伴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融合理论前沿与实践深度的知识课堂开启。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出席开班式并参与交流。张玉鑫局长指出,面对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新挑战,规划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开放协作,将一线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探索的解决方案与社会各界共同研讨,凝聚共识。公开课主题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结合上海实践案例,探讨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次公开课走进高校,意在促进实践与教学的融合,推动规划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对市规划资源局的支持表示感谢,认为公开课走进校园是校地协同的生动体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王兰指出此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学科发展转型的契机。

开班式后,张玉鑫局长以《超大城市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率先开启公开课,重点介绍了上海在总规引领下的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包括“1+3”政策体系的迭代升级、“三师联创”机制的全流程贯通,以及土地储备、商务楼宇提升、“一江一河”建设、低效产业用地盘活、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具体行动。张玉鑫局长强调,上海正通过全周期、多维度、社会共治的更新路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期公开课作为年度收官,具有“开放、创新、共享、实践、互动”的特点。课程设置14讲,围绕“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总规实施与重点地区规划”“郊野空间保护与提升”三大主题,由上海市规划资源管理工作的局、处业务负责人和相关专家、专业人士负责讲授。课程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设下午与晚间场次,兼顾在校师生与社会学员的时间需求。目前后续课程仍在开放报名中,欢迎高校师生、规划从业者、研究者及广大市民持续关注并报名参与,共同融入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