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文章详情

这些华山青年获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称号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5-10-27 21:30:49

经过华山医院院内初审答辩、复旦大学资格审查、终审答辩和审核等程序,第十二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评选结果日前公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青年斩获佳绩,岳琪、邓萱获得第十二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称号,王轶伦、李杨、雷玮获得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提名奖

第十二届复旦大学

“十大医务青年”

岳琪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秘书

岳琪深耕重大脑疾病临床诊疗一线,累计完成高难度颅脑手术2000余例;针对“脑癌之王”胶质瘤外科治疗的核心瓶颈——肿瘤边界识别困难,聚焦“边界可视化技术引导的精准手术”方向,从结构、代谢、免疫三维度解析肿瘤浸润边界特征,据此构建跨血脑屏障分子探针、研发多模态智能导航设备,推动胶质瘤边界可视化技术体系的临床转化,通过“雕刻式切除”新范式实现肿瘤最大化切除与脑功能保护的平衡;相关成果被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引用,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显著改善胶质瘤临床预后。在Clin Cancer ResAdv Mater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奖励10项,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人才计划。

邓萱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门急诊组副组长,检验医学基地教学秘书,助理研究员

邓萱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化疗耐药及转移早期标志物开发与应用转化。主持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等各级课题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

第十二届复旦大学

“十大医务青年”提名奖

王轶伦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院团委委员

王轶伦长期聚焦银屑病、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一作/通讯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皮肤病学年会、世界皮肤病大会及国际皮肤科实验研究大会上作发言交流。她参与皮肤科大流量门诊优化管理,获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华东赛区杰出案例。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热衷公益,带领团队获得上海高校活力团组织,个人获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优秀团干部、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复旦大学十佳青年志愿者、华山医院十佳优秀医务青年、华山医院华秀奖人才奖励计划等。

李杨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感染科团支部书记

李杨担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指南学组委员、全球结核病协作组成员、国际抗结核药物安全性监测和管理工作组成员等职。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救治与诊治优化研究,以改善中国结核病患者的卫生服务现状与临床结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级课题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总被引1900余次。于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冈比亚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工作。作为冈比亚首位参与临床试验的中国医师,投身于结核后肺部健康研究,展现了我国青年医者在全球健康领域的卓越素养与担当。

雷玮

华山医院消化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院团委副书记

雷玮研究方向为慢病管理;主持市级、校级和院级课题共6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副主编专业书籍1本,入选上海市级人才计划、华山医院人才项目,完成哈佛大学全球临床研究学者培训项目;紧密贴近患者需求,运用循证方法,创新推行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结构化预康复方案等;注重流程优化与质量安全,通过清单管理、专科指标建设等,提升工作效率与专业水平;承担多层级教学任务,指导实习护生、专科护士和硕士生;此外,担任医院团委副书记期间,积极搭建青年成长平台,彰显临床一线青年骨干的全面引领力。

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设立于2001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选树优秀医务青年榜样,打造复旦医务青年品牌,鼓励医务青年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力争上游。

见贤思齐,笃行致远。让我们一同向获奖的青年榜样致敬!

编辑 | 黄思敏    

审核 | 茅善华、吴文斐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