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杨浦这条道路改造升级,居民出行距离“缩短了”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0-30 11:53:39

两个多月精心改造,破解十年民生难题,中环线“黄金纽带”实现机非分离、人车分流。近日,翔殷路(中原路—军工路)慢行交通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这段困扰市民十余年的“人车混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如今,非机动车与行人各自有了独立的通行空间,市民出行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民生痛点:

慢行需求增大与空间不足的矛盾

翔殷路是上海市区东北部杨浦区境内的东西向主干道,西起五角场环岛,东至黄浦江畔虬江码头路,全长约3000米。作为中环快速路系统的组成部分,该路段是连通浦西与浦东的重要通道。 然而,这段建设时间较早的道路,在建设之初因空间限制且桥下土地权属复杂,大部分路段未设置单独的非机动车道。

随着周边居民慢行需求陡增,问题日益凸显——外卖小哥、地铁通勤族、公交候车市民共同争抢有限空间,非机动车鸣笛声此起彼伏,行人安全受到威胁。“路段两侧以居民区和部队军区为主,沿线共有2处公交站台且涉及8号线地铁站,非机动车出行需求量大。”区市政交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非机动车只能混行于人行通道空间,不仅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

深入调研:小切口带动大民生

去年7月以来,区市政交通中心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研,查找市政交通领域的堵点、痛点。调研发现,市民对慢行空间优化的需求十分迫切。

区市政交通中心多次组织市区公安交管、区绿化、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实地踏勘调研、协商解决方案。“我们充分利用红线外绿地、企业、社区闲置土地,结合现状增设非机动车道。”项目负责人表示,最终方案基本实现了机非分离、人车分流的目标,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

破解难题:多部门协作土地共建共享

改造项目面临两大难点:一是高架桥下土地情况复杂,建成时间较长,厘清土地权属是首要难题。二是整条道路上已设置的绿化景观、信息杆、路灯杆件、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等设施牵涉多个部门。 面对这些挑战,区市政交通中心积极与绿化部门、属地街道、部队单位、市区公安交管部门沟通协调。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现状,项目团队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最大化实现土地为民所用。“在规范设计前提下,我们得到了市区公安交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优化了项目方案审批流程,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展。”区市政交通中心负责人表示。

施工周期正值高温天,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他们将高噪音工序集中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扰民。采用“边施工边开放”方案,保证市民基本出行需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高温时段户外作业,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安全。改造工程不仅新增了非机动车道,还同步进行了人行道翻新,及时补充缺损盲道,保证盲道连续顺畅。针对群众关切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区市政交通中心会同属地街道重新调整了停车区域,增加停车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还将沙岗路南北两侧的公交站台搬迁至人行道南北两侧,保证候车市民安全。同时主动了解部队停车需求,划设停车区域并安装禁车柱,极大满足了部队停车需求。

经过两个多月的改造,翔殷路(中原路—军工路)慢行交通改造工程已顺利结束。如今,非机动车驾驶者可以从翔殷路地铁站直达军工路,大大缩短了出行距离,提升了安全性

此次改造是杨浦区持续完善区域慢行交通体系的最新举措。近年来,杨浦已先后完成了国济路、国宾路等五角场环岛周边道路的慢行交通改善工程,逐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愿景图转化为实景图。区市政交通中心表示,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从细微处着手、向实处落笔,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文字 | 王歆瑜

图片 | 王歆瑜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