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入画”,意在将正念冥想与宋锦珠画创作巧妙地结合,为现场参与者提供一次“沉浸式”的心理放松体验。

艺术创作与心理疗愈的融合方式有很多种,缘何选取宋锦珠画作为此次心理疗愈的载体?活动现场,心理咨询师敖引老师解释道,手工创作过程中的专注状态本身即是一种冥想,而宋锦讲究色彩和谐与纹样对称,每一根丝线都需要精心编织,这一特性与正念理念不谋而合,能够强化参与者对当下体验的觉察能力。
专注每一颗珠子的排列,参与者一边观察手指动作与呼吸的节奏,一边完成精细化动作,不仅能够有效锻炼老年居民的手部协调性,更通过触觉刺激促进大脑的放松与重组。
“就像宋锦的制作过程需要专注每一处细节,我们的呼吸和情绪也需要被温柔觉察。”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居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实践着专注此刻、接纳不完美的正念练习。




当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宋锦珠画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居民们开心地分享着体会,争相为作品取一个好听、符合心境的名字,如“满天星”“轮回”......居民王阿姨表示,她首次参与这种“艺术+冥想”的活动,通过珠画创作体验了专注当下带来的平静与满足。
心理咨询师还为现场的居民教授了一个放松心情的小妙招——“3分钟呼吸空间”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心理技巧,通过“觉察—呼吸—扩展”的正念口诀,使心理调适方法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在第二届“长宁区社会心理服务月”期间,仙霞新村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精心组织了多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易接近、更富成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也为社区居民搭建了心理健康支持网络。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