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多花一点点物业费,
服务大升级,太划算啦!”
潘阿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真如镇街道曹杨八村187-189号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微型老旧社区——仅3栋住宅、60户居民、4家商铺。因体量小、公共收益微乎其微,原物业公司长期“捉襟见肘”,导致环境脏乱、安保薄弱、维修滞后,居民满意度持续走低。今年8月,原物业撤离后,小区一度陷入“无人管”困境。
如今,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小区已“焕然一新”:环境整洁、服务高效、邻里和睦。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发力,通过物业费合理调价与服务全面升级,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的“逆袭”。
精准选聘
实现物业费合理调价

面对原物业退出、低价物业费难以为继的困境,街道城运中心前往小区了解情况,积极指导物业选聘及质价双提升工作。
新一届业委会迅速行动。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身为党员的业委会主任发挥政策解读与流程把控优势,组织多场业主座谈会,直面问题、坦诚沟通,清晰阐明“低价格难换好服务”的市场规律。同时,业委会精准对接周边口碑良好的真如物业,共同拟定《物业服务合同(草案)》,将物业费上调后的每一笔开支及对应服务内容一一列明,做到“涨价”透明可查。

在调价征询阶段,居民区党总支以“四百”大走访为契机,组织居委会与党员志愿者团队,一方面倾听居民对环境卫生、维修响应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另一方面耐心宣讲“质价双升”理念,以“将心比心”赢得居民理解。最终,业主大会以100%的通过率,成功实现物业费上调10%,并正式聘任真如物业为小区提供服务。
量身定制
打造“精而美”服务方案
在业主大会召开前,真如物业便以提升服务品质为先,为这个微型小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提出“不做大而全,只做精而美”的服务策略,让居民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执勤巡逻照片
在安保方面,除有计划地升级智能安防设备外,物业将大门值守模式设定为“定时定点值守+夜间巡逻”,实现全天候安全覆盖。保洁工作明确了作业流程与频次,确保“每日清扫、每周拖洗、月度大扫除”,并对楼道杂物开展常态化清理。
尤其让居民感受度大幅提升的,是维修服务的高效响应机制——物业承诺“小修不过夜、急修30分钟到场”,并主动公开项目经理电话,服务专员直接入驻各楼栋微信群,形成“电话-微信”双通道即时响应体系。一位商铺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那天下雨,外立面公共水管突然漏水,我试着拨通物业电话,不到20分钟维修人员就冒雨赶到了,服务既专业又暖心!”
物业还注重营造社区的“软环境”。例如,分批粉刷单元门厅、增设便民信息栏、补种耐活绿植,以较低成本提升整体观感。同时,组织“楼道清洁日”“旧物置换”等邻里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在财务管理方面,每季度通过微信群和公告栏公示物业费收支情况,让业主成为小区的“监督员”。


“针对微型小区,我们采用‘区域化协作’模式。”真如物业区域经理解释,“附近的八一小区也由我们提供服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专业团队支持,运行更高效。”居民潘阿姨对此感触颇深:“物业工作人员能叫出大部分业主的姓氏,像家人一样,有事随时帮。”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向菁薇认为,“体量小”不是短板,反而是打造精细化、高黏性社区的契机。关键要找到有情怀、懂经营的合作方,构建透明、信任、目标一致的治理共同体。接下来,小区将持续推动物业治理走向“良性循环”,让社区更加整洁、安全、温馨。
来源:普陀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