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产业规模突破千亿!闵行经济指标表现亮眼的背后是……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0-30 16:50:14

时光为卷,实干为笔。“十四五”的五年,是闵行锚定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目标奋勇前行的五年,也是这座上海地理中心枢纽门户蝶变跃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闵行区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斑斓呈现。

10月27日起,“今日闵行”联合闵行区发展改革委推出非凡“十四五”、闵行这五年系列专题报道,与您一同回顾五年来闵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您循着奋斗的脉络,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与幸福质感。

“十四五”期间,闵行区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科创策源”和“高端制造”两大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了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时尚消费等千亿级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百亿级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占比连续五年超50%,为产业持续发展和新动能孕育提供了强劲支撑。

经济指标表现亮眼

工业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2024年工业产值增速领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498.7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园区单位税收产出由2021年14.58亿元/平方公里增至2024年16亿元/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加速集聚

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打造“硬核”产业基础。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集聚了重点企业200多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先进能源装备布局早、集聚强,产值占全市三分之一,占全国3%,依托上海电气集团,协同打造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在氢基能源、长时储能、先进核能等赛道创新突破;在镁基固态储氢、燃气轮机、成套大锻件、核电关键材料等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在前沿太阳能电池领域,钙钛矿组件稳态认证效率首次突破24%。

航空航天加快锻造“国之重器”。2024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超625亿元,依托航天八院、中航机载等央企集聚了100多家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单位,打造了空间信息、民用航空机载装备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深耕火箭研制、卫星研制、大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细分赛道,聚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高地。完成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加快研制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主力火箭;加速研制大飞机发动机,建设机载系统集成。

生物医药构筑生命科学新高地。“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翻一番,产业规模从327亿元跃升至676亿元,在制药装备、基因检测等细分赛道形成领先优势。培育以基因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等领域企业200多家。依托临港浦江和大虹桥,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0件,创新型医疗器械9件,约占全市20%。获批一类创新药4件,约占全市13%。成立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金融赋能养老科技、银发经济发展。

形成三大优势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成长动能持续释放,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139.2亿元增至2024年的454.2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34.4%。依托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载体,2024年全区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400余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加快空心杯电机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形成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高端整机产品。充分发挥区内龙头企业以及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院所优势,以高质量应用场景牵引关键技术攻关和攻关平台打造。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868.7亿元增至2024年的1281.1亿元,年均增速达10.2%。依托临港浦江园和莘庄工业区等载体,重点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组件、电子信息关键零部件及智能终端的研发、设计、制造。初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链。

时尚消费品打造城市魅力新名片。2024年产业规模达990亿元。依托闵行开发区、莘庄工业区、浦江镇等重点街镇,在精致食品、时尚服饰等领域,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上海制造”品牌。

企业综合能力不断跃升

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成果丰硕。围绕“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遴选认定独角兽、潜力独角兽企业34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66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数量排名均为全市第二。累计上市企业53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全市第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全市第一。

四大园区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四大重点园区发挥主力军作用,贡献全区约60%的工业产值。莘庄工业区重点依托航天八院链主带动作用,集聚一批具有创新力、引领力的企业,聚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聚区。紫竹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作用,聚焦半导体制造及设备、数字视听、清洁能源等特色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发展先进能源装备、先进材料、合成生物等特色赛道,发挥稳住外资基本盘的作用,持续促进外商投资,加快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充分发挥在集成电路和基因产业集聚上的优势,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作用促进产业集聚。

数智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智能制造标杆引领,截至目前,闵行共有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企业获评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5个项目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数量排名均为全市第一;7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数量排名全市第二。绿色制造体系完善,截至“十四五”末,全区零碳创建标杆企业(零碳工厂)、园区达9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培育39家绿色工厂、打造6个绿色供应链、建成3家绿色园区、新增5个绿色设计产品。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围绕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三大未来产业。未来空间领域,聚焦低空经济,推动eVTOL、无人机等总部研发制造的落地,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均成为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首批受理的客运载人eVTOL型号合格审定项目。未来能源领域,加快布局聚变能源等新型能源,推动上海交大、宁德时代打造“未来能源产业科技园”。未来健康领域,前瞻布局脑机接口、细胞与基因治疗、偶联药物、高端植介入设备等前沿细分领域,持续推进闵行虹桥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大零号湾养老科技产业园等建设。

面向“十五五”,闵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路径,持续推动主导产业规模突破、优势产业能级跃升、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区域发展动能的战略性转变与整体提升。

供稿:区经委
编辑:陈怡婷
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