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上海小学双校区焕新启幕,百年校史里藏着“诚敬勤精”初心|徐汇,侬好

转自:徐汇通 2025-10-30 17:30:20

徐汇区上海小学坐落于上中路200号,是一座有着一百二十余年历史的学校。1903年2月,杨月如和贾丰臻两位先生创办了“廿二铺小学堂”,这便是上海小学的前身。一百二十多年里,从二师附小到江苏大学上海中学实验小学,再到如今的徐汇区上海小学,校名虽然换了好几次,但“诚敬勤精”的初心始终没变。

徐汇区上海小学本部全景

校园里的每栋建筑、每块铭牌,都在悄悄诉说过往,走廊里的校友墙,叶企孙、于光远等院士的名字熠熠生辉,“人民艺术家”秦怡回母校与孩子们互动的笑容和蔼可亲,这些都彰显着上海小学的荣耀。

楼宇记史:藏在砖瓦里的精神传承

仁寿楼:英雄风骨照初心

在徐汇区上海小学的本部建筑群里,仁寿楼的气质格外厚重。这座以抗日英雄曹仁寿命名的楼宇,藏着一段热血往事。1933年从上海中学师范科毕业留校任教的曹仁寿,在抗战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飞行员,在1944年击落两架敌机,1945年却不幸在对日作战中殉职,年仅31岁。

曹仁寿铜像

如今在仁寿楼下,铜像目光坚定,注视着孩子们的成长。这里不仅是日常教学的场所,更是学校的德育课堂,老师们也会在这里为孩子们讲述英雄的故事。

丰臻楼:百年文脉的延续

与仁寿楼相邻的丰臻楼,名字同样大有来头,这是为了纪念创校人之一贾丰臻。2002年建成这座教学楼,2003年百年校庆时正式定名,既呼应着“丰臻楼”的人文传承,也延续了学校“实验育人”的传统。

在丰臻楼二楼的学生足迹馆里,每届五年级小朋友毕业前,都会制作一件能够展现他们在上海小学五年学习、成长的作品,可以说既呼应着“丰臻楼”的人文传承,也延续了学校“上达达德,海通通才”的校风。

徐汇区上海小学校史馆 

今年秋天,徐汇区上海小学的龙川校区和罗秀校区正式以全新的形象迎接新生。

徐汇区上海小学龙川校区

龙川校区,位于徐汇区长桥街道龙川路40号,目前是一、二年级的校区,前身为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徐汇区上海小学罗秀路校区

罗秀校区,位于徐汇区罗秀新村63号,目前是三、四、五年级的校区,前身为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

在开学前,两个校区按照徐汇区上海小学本部的风格进行了统一的改造,增添了校史介绍、院士墙等布置,增加各校区学生的认同感。考虑到三个校区基础不同、规模比较大的现状,学校采用了“稳中求进”的方式进行逐步融合。在新校区以“快乐小鲤”校本课程为基础,增添特色课程,做好传承与创新,不同校区有“大同”也有“小异”,有“共性”也有“个性”,有“新生事物”也有“传统特色”。比如罗秀校区以前是体职院附小,所以足球、棒球等体育特色社团都进行了保留并加强。

徐汇区上海小学本部

从1903年的廿二铺小学堂,到如今新旧校区辉映的教育图景,“上达达德,海通通才”的校风依旧。据悉,徐汇区上海小学将加强校区间的师资交流与学生互动,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举办跨校区联合活动,真正实现“大同”与“小异”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会持续优化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让这所百年老校在传承“诚敬勤精”初心的基础上,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培育更多通才达德的优秀学子。

记者:刘倩朋、施悦炜、武坤辉

制图:张伊婷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