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警惕老年人的“视力杀手”:老年性黄斑变性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10-30 17:30:40

黄斑

在我们的眼底,有一块名为“黄斑”的区域。这里密集分布着视锥细胞,它们如同精密的 “高清摄像头”,负责我们日常看清人脸、读书看报、驾驶车辆等核心视觉功能。一旦黄斑出了问题,视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以黄斑区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眼部疾病,也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堪称威胁老年人视力健康的 “杀手”。

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二者的危害程度和治疗方式差异显著。

01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进展相对缓慢。主要是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类似“老年斑”)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轻微下降、视物略模糊,容易被误认为是“老花眼加重”,往往被忽视。

02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危害更大、进展更快。其核心问题是黄斑区异常新生血管增生,这些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导致视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出现视物变形、中央黑影遮挡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二、老年性黄斑变性有哪些风险因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人群需重点关注:

1.年龄:最核心的风险因素,5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超过20%。

2.遗传:有家族病史的人风险更高,若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自身患病概率会增加。

3.生活习惯: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会损伤眼底血管,使患病风险增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或蓝光(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也会加速黄斑区老化。

4.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眼底血液循环,增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概率。

5.饮食结构:长期缺乏叶黄素、玉米黄质等黄斑保护营养素,也可能提高患病风险。

三、如何早期发现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症状容易与老花眼、白内障混淆,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1.视力变化:看近处文字越来越吃力,即使换了老花镜也没用;看远处物体时,中央区域模糊不清。

2.视物变形:看直线(如门框、格子窗、电线杆)时,发现线条变弯曲、扭曲,或部分区域“凹陷”。

3.中央黑影:视野中央出现固定的黑影或暗点,比如看人脸时,只能看清轮廓,却看不清眼睛、鼻子等细节。

温馨提醒: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有家族病史或高危因素者,每半年检查1次,可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四、确诊后该如何治疗?

目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技术已较为成熟,关键是“分型治疗、尽早干预”。

1.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补充营养素: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成分的复合制剂,可降低病情进展风险。

-生活调整: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强光直射(外出戴防紫外线太阳镜),控制血压、血脂,多吃菠菜、西兰花、玉米、蛋黄等富含黄斑营养素的食物。

-药物治疗:目前有中药颗粒正在进行3期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给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2.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治疗核心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

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线有效方案。通过向眼内注射药物,抑制黄斑区异常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出血和水肿,从而稳定甚至改善视力。一般我们建议按疗程注射(通常初始每月1次,连续3次后根据病情调整)。有些老年患者可能会认为“眼内打针很危险,不敢打”,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抗VEGF注射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的微创操作,安全性较高,多数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适。另外,视网膜下注射基因治疗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望长期改善或控制病情。

总结

老年性黄斑变性虽然危害大,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保护视力,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尤其要重视定期的眼底检查,把对“视”界的守护,融入日常健康管理中。

作者简介

闵颖君,眼科硕士,主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参与多项市级及区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目前担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眼前节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药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等眼底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眼底病专病门诊

上海市长宁区科普项目(编号:科普部〔2025〕KPB053-XW )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供稿:闵颖君、龚莹莹

审核:邱庆华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