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新民晚报社与上海市档案馆共同发起主办的“新民心声 和平心愿”征集活动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档案馆举行。征集活动自开展以来,吸引了万余人次参与,其中583张明信片与219条线上和平心愿,正式由上海市档案馆永久收藏,成为记录城市历史、守护和平记忆的珍贵档案。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此特殊历史时刻举办的“新民心声 和平心愿”征集活动,旨在连接历史与当下,让和平的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活动得到上海和平饭店、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市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上海宋庆龄学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国籍人士的和平心声。


漫画家郑辛遥创作的和平主题漫画

二年级小学生沈杙乐的和平心愿

来自加拿大的法餐主厨Frédéric Jaros的和平心愿
捐赠仪式上,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代表各参与单位,将凝聚着802份和平心愿的明信片正式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徐未晚接受捐赠并向各参与单位代表颁发了收藏证书。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右)代表各参与单位向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徐未晚捐赠“和平心愿”明信片
活动现场,来自上海和平饭店、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上海宋庆龄学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国际友人和师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参与本次活动的感悟,讲述了对历史与和平的理解,以及个人守护城市记忆的实践体验。

参与本次活动的各界人士代表讲述各自的活动感悟以及守护城市记忆的实践体验
新民晚报社表示,本次征集活动承载了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也寄托了发向未来的心声。新民晚报被广大读者亲切地称为“上海符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始终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守护人与精神传递者。征集活动的圆满收官,正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晚报的信任、托付与支持。新民晚报独特的“采风于民、还闻于民”的办报传统,提醒晚报人在这不同寻常的80周年纪念时刻,记录下普通人的心声,向未来传递一个个平凡却真挚的心愿。
上海市档案馆表示,此次征集成果的入藏,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纪念,更是档案部门联动新闻媒体、文博机构、中小学校,共同传承、守护城市历史记忆的生动实践。这批承载着上海市民和平心愿的珍贵资料,将以档案实体与数字化的形式在馆内永久保存。今后,市档案馆将通过专题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等多种方式,持续挖掘更多民间档案、市民记忆的历史与教育价值,使其成为档案研究的重要依据和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

参与本次活动的各界人士代表参观市档案馆“铭记历史 团结一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馆藏档案影像展”
撰稿:张莉、章永哲
视频:侬好上海
摄影:张龙、申毅
支持:彭晓亮、张姚俊、周晓瑛、王斌、吕翔、王珺、秘薇、施建仇、朱贸、陆闻天、陈皓、方艺晓、许丹丹、曾婧、陈雨丝
新民晚报:张弘、吴南瑶、任湘怡、姜维、黄婧雯、田诗雍、韩佳艳、刘玉萍、王康胤、王成刚、张晓
版式:龚紫珺
扫码关注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