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表彰决定,上海市提篮桥监狱“篮桥爱心互助工作室”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百年积淀,银发力量再谱新篇
作为一所“百年监狱”,提篮桥监狱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优秀的红色基因,同时也有着一支庞大的离退休同志队伍。如何引导好思想、关心好生活、发挥好作用,始终是监狱党委关注的重点。自2014年起,在监狱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十余名热心的离退休同志主动担当,组建了“篮桥爱心互助工作室”。十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挥监狱人民警察懂法律、擅沟通的优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矛盾调解到互助帮扶,从内部事务处理到社区治理参与,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为老服务品牌。
家长里短,善做化解矛盾的老娘舅
“最近怎么没看到老张来活动中心了?”“老李好像今天有些闷闷不乐?”从这些看似平常的交流中,工作室的同志总能从中捕捉到关键细节。他们从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他们凭着一双“铁脚板”、一张“婆婆嘴”、一副“热心肠”,帮助老同志协调处理棘手的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家长里短、提前干预、定期座谈、服务上门”的16字工作法,先后为百余名老同志解决了法律援助、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成为离退休同志心中的“贴心人”。
纾困解难,做好雪中送炭的及时雨
工作室注重法、理、情并举,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教人”:以需求为导向,多次走访老同志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主动走访相关街道和派出所,确保老同志始终能够得到党委的关心;定期举办离退休老同志家属子女座谈会,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工作,解决老同志“老无所依”的担忧。同时,工作室还联合监狱团委设立敬老助老服务分站,定期开展“送学习、送关心、送健康、送精神慰藉”等服务上门活动。
凭着“奉献爱心,不为名利;为老服务,不求索取”的一致追求,工作室成员每年走访老同志家庭、所在居委达150余次,做到情况早掌握、问题早解决,受到离退休同志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发光发热,勇当社区治理的智多星
“篮桥爱心互助工作室”的11名工作人员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平安英雄以及原政治处、工会的老同志。他们具有丰富的法律、政工、心理等专业知识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主动与所在街道、居委、社区合作,积极参与社区理论宣讲、法治故事宣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争当“政治辅导员”“法治宣讲员”“矛盾调解员”。近年来,工作室参与社会矛盾化解30余起,为相关社区建设献计献策70余件,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结语

全国 “敬老文明号” 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提篮桥监狱 “篮桥爱心互助工作室” 将以此为新起点,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持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 “敬老爱老助老” 的文明风尚更加浓厚。同时,监狱党委也将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聚焦老同志急难愁盼,完善服务举措,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 “篮桥力量”!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上海监狱民警C位出道!一席《远征》,让我们一起听新中国监狱的法治发展历程!!
2、【实战大练兵】讲评教育比武夺铜、违纪处理竞赛摘金!女子监狱的“秘籍”是→
3、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绝不忘记!
编辑:郭 伟
供稿:提篮桥监狱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