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市商务委和第一财经联合主办的“数智领航·低碳共行——2025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创新对话”在普陀区海聚英才路演大厅成功举行。
活动聚焦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与工业品电商服务两大核心领域,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圆桌对话,探讨AI技术与绿色低碳如何赋能平台经济,为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发展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对上海加快构建较强产业生态、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先后出台支持平台发展的“1+4+5+X”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工业品电商、数字化转型和专业服务平台能级提升,支持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促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加速推广,推动金融科技产品全链条赋能,发挥“平台+园区”效应,浦东、宝山、普陀、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推进平台集聚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张新芸介绍,三年以来,我市梯度培育的平台主体已扩容至近百家,其中部分平台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2025年前三季度,36家商贸类平台合计实现交易额2.4万亿元,61家服务类平台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90亿元,分别实现增长4.2%和4.5%。

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 张新芸
平台主体在各自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和集聚效应,与新兴产业结合更加紧密,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正成为驱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作为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代表,普陀区商务委主任李银展示了区域实践成果。前三季度普陀区规上商销额1.25万亿元,其中有色金属交易同比增长7.7%。李银介绍,普陀区通过科技金融双轮驱动、一站式惠企服务等举措,核心载体中山北路物贸大厦已集聚400余家有色金属企业,并正加速推动载体升级,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提供最优营商环境。

普陀区商务委主任 李银
在大宗商品交易转型的关键期,平台型企业该如何找准核心价值、发挥枢纽作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董事长、总经理董谌在主题演讲中介绍,ToB平台需通过多方共建才能突破信息壁垒。有色网与上海清算所、浦江数链、税务局等合作,构建“贸易四流合一”的生态,累计成交1.76万亿元,违约事件零发生。董谌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应依托生产性互联网平台打造“无形的红沙发”,取代传统定价模式,提升大宗商品话语权。

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董事长、总经理 董谌
上海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蒋晓全介绍,全仓登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仓单真实唯一登记,与银行API直连,破解一货多押难题。目前,平台已覆盖铜、白银等品种,未来将拓展至橡胶、纸浆等领域,并推动仓单立法,为市场提供可信基础设施。

上海大宗商品
仓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蒋晓全
数字浪潮席卷之下,有色金属现货贸易也正面临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市场,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打造有色金属贸易综合服务链,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数字化、可信化、智能化转型。
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耀宾介绍,平台聚焦两大任务:一是锚定“链主平台”,以“上海有色金属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集成信用、交易、结算、交割、数据等五大功能,实现贸易全链条线上化;二是借力新质生产力技术,对接“浦江数链”,构建信用评估模型,推动数据生成一张不可篡改的企业数字信用名片,将数据要素转化为融资增信硬资产。

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副总经理 黄耀宾
在主题为“AI技术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转型升级”的圆桌讨论环节,上海钢联联席总裁夏晓坤指出,AI正从“数据枢纽”升级为“决策中枢”:“通过产业大脑与价格预测模型,帮助钢铁企业优化采购节奏,单家企业年省成本超2000万元。”

上海钢联联席总裁 夏晓坤
化塑汇首席执行官赵凯介绍,化塑汇AI工具链助力非标化工品采购“从主观人选转为数据驱动,供应商筛选效率提升80%”。

化塑汇首席执行官 赵凯
找钢集团董事会秘书孟龙在分享时介绍了找钢网AI智能体的落地成效:“我们投入超50%研发资源打造12个AI智能体,在售前价格匹配、售后结算对账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效率提升超10倍。”

找钢集团董事会秘书 孟龙

在“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专场对话中,来自工业品电商平台的企业代表,共同探寻AI大模型与绿色低碳如何为工业品产业链赋能,如何让数智领航,低碳共行。
非标零部件供应链的数智化,是工业品电商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海智在线营销战略总监伊克拉木展示了AI如何破解非标件定制难题:“通过图纸解析、以图搜厂等工具,将新品打样周期从一个月缩短至一天,助力中小工厂对接全球28万采购商。”

海智在线营销战略总监 伊克拉木
京东工业华东区太璞业务负责人陈伟则介绍了全链路解决方案:“太璞整合战略咨询、数字化平台、资源导入与运营服务,为企业降低综合采购成本20%以上,并伴随中国企业出海布局全球履约网络。”

京东工业华东区太璞业务负责人 陈伟
震坤行AI产品总监谢常亮指出,大模型正成为工业品供应链的“智能导航仪”:“AI物料管家将非标需求转化为结构化数据,AI行家助手替代70%人工咨询,使采购执行效率提升30%。”

震坤行AI产品总监 谢常亮
在低碳转型方面,欧贝零碳产品总监王力分享了宝武的实践:“通过碳足迹量化、标准体系建设与数字化平台,推动供应链企业减碳5%,并以采购策略激励绿色绩效,让低碳从成本投入转为竞争优势。”

欧贝零碳产品总监 王力
市商务委介绍,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上海产业体系完整、市场容量大、枢纽作用强等优势,通过引育一批优秀的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牢牢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主攻路径,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大宗商品国际化经营能力,推动重点金属品类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锚定新兴能源材料加快布局,着力建设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节点。
二是强化科技和金融服务赋能。依托航贸数链基础设施,支持大宗商品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交易数据存证、仓单信息上链、可信税票链应用”的“可信三角”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生态环境建设,拓展供应链融资和仓单质押业务。支持服务平台在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多任务“智能体”,提升制造管控、设计协同、供应链管理数智化水平。
三是聚焦平台集聚区功能提升。持续推进五个重点区域平台集聚区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示范平台,增强平台产业链组织服务能力,加快建成若干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商务”
供稿:市场体系建设处
来源:第一财经广播
编辑:张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