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闵益π对·创享美好生活”上海社会组织风采展示系列活动(闵行专场)在古美文体生活馆举办。活动围绕“甜蜜派”“萌宠派”“银发派”三大板块,展现闵行区社会组织深入经济提振、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的生动实践。


“我们不仅为新人们提供独特的婚姻登记体验和个性化颁证服务,也推动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情景剧中,一对新人在上海市闵行红双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鼓励下,摘下了一位孩子的心愿卡,为她实现心愿。
“萌宠派”板块则邀请闵行区3家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共同探讨萌宠在促进个人成长、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多元价值,传递“人与它”之间的治愈力量。“其实我小时候特别怕狗,但比起怕狗,我更害怕父母不断为我担心,所以从创业开始就萌生了一定要自己独立的念头。”马寅青牵着导盲犬盖娅走上舞台。

“虽然我看不见,但是一路走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希望把这份善意和温暖继续传递下去。”作为上海寅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马寅青带领视障群体步入有声书创作的新领域,公司团队中75%为视障人士,累计制作有声读物超500部。

今年10月,由马寅青发起的社会组织——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沪星助残服务中心完成注册。活动现场,她捧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式拥有了服务视障群体、传递公益温暖的“官方身份”。
从机构养老到居家护理,从健康管理到社会监护,“银发派”板块从不同维度展现了闵行养老服务的专业底色与温暖温度。

“我们通过健康巡检和‘点餐式服务’,在长护险的基础上灵活补充。”上海闵行区乐健为老服务中心等6家社会组织进行TED分享,讲述闵行社会组织以多元服务为抓手,逐步构建起“全场景覆盖需求、全人群精准适配”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的故事。

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只需要“聆听”,更需要“参与”和“共创”。活动现场发布了“闵行区社会组织探访地图”,图上清晰标注了涵盖民生服务、经济助力、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的社会组织点位,打造了一幅公益实践的“打卡指南”。

“通过这份地图,我们希望拉近公众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距离,吸引更多公众走进社会组织,切身感受闵行公益的温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地图能成为一份“指引”,让更多人从偶然探访的“实践观察者”转变为深度参与的“服务参与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区域发展。

场外特别设置了公益市集和萌宠市集,26家闵行区的社会组织通过宣传展板、公益摊位、互动体验等方式,集中展现了自身的发展成果、服务特色和风采魅力,让社会组织的服务可参与、可感知。

在上海闵行区同星关爱服务中心的展位上,孤独症孩子创作的作品被制成明信片、拼图和丝巾。“通过绘画、音乐、木偶戏等艺术疗愈方式,我们希望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同星关爱服务中心理事长张锐提到了未来的计划:在帮助孤独症青年表达自我的同时,也能为16岁以上的“星星的大人”创造一些收入渠道,形成更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从完善服务体系到激发创新活力,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闵行新图景愈发鲜活。近年来,闵行区始终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持续完善制度保障、优化精准服务、强化规范监管、扩大社会宣传,不断引导社会组织增强政治自觉、履行使命担当。

展望未来,闵行区社会组织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大探索数字化、专业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与品牌影响力,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闵行乃至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传伟,闵行区副区长张贤出席活动。
记者:陈奕宁 刘心玥(实习)
部分供稿:区民政局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