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为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浓厚社会氛围,10月29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记者从普陀区民政局获悉,今年全区有4名个人荣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2家单位获得“敬老文明号”,获奖总量创历年之最。
4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凌峰在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就职,已在养老事业领域坚守十五年。日常工作中,他注重细节关怀,从问候老人、查房,到关注用餐、组织文娱活动,全方位照顾老人。他还心系社区困难老人,主动提供帮助。他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引入智能设备,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作为行业先锋,他协助提升区内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培育专业人才,推动普陀养老事业迈向标准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凌峰(中)
罗永传是上海国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荣获上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退役后,他选择入职养老事业,他凭借军人韧性,借鉴军旅经验,建立“国康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统一管理模式与服务标准。罗永传倡导敞开养老院大门延伸服务,以机构为圆心辐射社区,共享资源。他聚焦“医养结合”,试点社区助餐点,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罗永传
吴永传是上海国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荣获上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退役后,他选择入职养老事业,他凭借军人韧性,借鉴军旅经验,建立“国康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统一管理模式与服务标准。罗永传倡导敞开养老院大门延伸服务,以机构为圆心辐射社区,共享资源。他聚焦“医养结合”,试点社区助餐点,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吴颖
楼凯敏是一名扎根在长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七载的全科医生,她情系老龄事业,倾力服务社区。去年,她带领团队成功创建国家级老年心理关爱点。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她与辖区100余户家庭完成双签约。她还积极投身健康科普工作,在为老服务站、社区居委活动室等场所,举办50余场健康讲座,开展196余次定期巡诊和义诊。

楼凯敏
2家单位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与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的双重挑战,以创新创优为驱动,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近年来,中心推动全区新建11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2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等设施。目前,普陀已拥有33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每千人养老设施面积达81.67平方米。中心还打造“23510”普惠颐养家园建设体系,构建数字化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线下统一助餐补贴标准,实现“一卡通吃,优惠通享”,累计受益超80万人次;线上推动饿了么与区级平台对接,累计配送20.3万单餐食。

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提供的服务清单
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用科技赋能“一键通”居家安全应用,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多种“一键通”服务,超2.5万名老年人受益。2024年起打造全市唯一“夕阳出行无忧”-“爬楼机+福祉车”一站式服务,已提供公益爬楼服务1526人次。

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组织陪诊师培训
普陀区老年大学创建于1987年,获评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学校以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艺术人文等六大领域核心课程。同时以技术为引擎,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等基础课程及“AI+”系列特色课程。分层级递进教学,近半数课程设初级至研修(表演)班,打造老年智慧学习场景,实现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员走出教室,开展主题采风、趣味工坊等活动。

普陀区老年大学
学校还搭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展示与服务平台,构建“班级-校级-区级”进阶式学习成果展示交流体系,并组建多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引导学员化身“银龄讲师”或“助学志愿者”,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积极有为、乐享生活的精神风貌。

普陀区老年大学亮相2025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