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让我想到知识!”“我想到考试,有点压力……”前不久,铜川学校初中部的教室里传来阵阵热烈讨论声,一场以“从焦虑到从容:学业支持新视角”为主题的体验式工作坊正在这里有序开展。此次活动由普陀区妇联指导,真如镇街道妇联联合“苏河好家·协同共育”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服务机构“新翼公益”共同举办,聚焦学业困境学生心理需求,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灵成长课”。

活动伊始,“击鼓传花-学习联想”游戏迅速打破了课堂的拘谨氛围。随着道具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知识”“努力”“累”“期待”等与“学习”相关的词语接连涌现,这些简单的关键词,不经意间勾勒出了青少年面对学业时的真实复杂情绪。“大家说出的不仅是词语,更是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带领活动的尹老师适时引导,“今天我们不谈分数、不聊排名,只为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与学业相处的舒适方式。”轻松的互动中,同学们渐渐放下戒备,敞开心扉,为后续的体验环节做好了铺垫。
本次工作坊的核心环节分为三轮“能力闯关赛”,让同学们在合作与探索中,一步步构建起学业支持的内在系统。在学习风格测试站,同学们通过趣味问卷和互动测试,精准识别出自己的学习风格属于“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动觉型”中的哪一类,并在小组分享中交流不同学习类型的优势与适配学习方法。不少同学在测试后恍然大悟,困扰已久的“记不住、学不会”问题,原来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大家看着这张草原的图片,试着联想课文里的句子……”在“记忆迷宫”环节,尹老师拿出精心准备的《草原》课文配图,引导同学们通过图像联想的方式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观察图片中的蓝天、草原、羊群,到将文字与画面一一对应,再到尝试完整复述课文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死记硬背”的学习困境。

“作业太多”“考试没考好”“担心辜负期待”……在“压力变燃料工坊”,各小组成员纷纷拿起画笔,将自己的学业压力画在“压力气球”上,让无形的压力变得具象可见。随后,大家围绕这些“压力气球”集思广益,共同创作“解压工具箱”——运动出汗、听喜欢的音乐、和朋友倾诉、画一幅解压画……一个个实用的解压方法,让同学们意识到:压力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就能将其转化为成长的“燃料”。
活动接近尾声,承载着同学们心愿的气球开始在教室中传递。“希望下次考试能进步”“希望每天都能开心学习”“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加油”……每一次气球的传递,都是一份温暖的鼓励;每一句真诚的祝福,都在强化彼此的联结。当“三、二、一”的倒数声落下,同学们一同将气球抛向空中,五彩的气球带着心愿飞舞,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此次体验式工作坊,是“苏河好家・协同共育”项目深入校园、聚焦青少年学业心理支持的生动实践。未来,普陀区妇联将继续依托该项目,秉持“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设计更多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针对性强的心理赋能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成长的“支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