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人大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以匠心品质、民生情怀守护城市之美

转自:上海人大 2025-10-31 10:34:13

今年7月30日,台风“竹节草”影响上海。当人们都在室内躲避风雨的时候,市人大代表、上海高洁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清道大班长陈豪杰正与同事们走上马路,清扫被大风吹落的树枝,疏浚被落叶堵塞的排水通道。从事环卫工作十几年,陈豪杰对狂风暴雨几乎习以为常。这次,他和同事们又打了一场漂亮的台风“抗击战”。

80后、大学生、环卫工人、市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陈豪杰的这些称谓中,有些组合令人出乎意料,但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他走的每一步、获得的每一项荣誉又都在意料之中。

大学生成了环卫工人

200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陈豪杰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这是长宁区首次招收大学生道路清扫工。这样的新鲜事引发了陈豪杰的关注,在他看来,“环卫工作虽然平凡,但对城市很重要”。那个时候,读书十几年,毕业却“扫大街”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陈豪杰的亲人朋友一样不理解:“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不找个更轻松体面的工作?”质疑的声音反倒让陈豪杰想要挑战一下自己,他毅然加入了环卫队伍,成为上海高洁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

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陈豪杰心里还是产生了落差:“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工作,环卫工作强度很大,而且我负责的虹古路水城路片区菜市场、小商铺很多,垃圾量比别的路段更多。”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加之身边的“不看好”,让陈豪杰一度在心里打起了鼓。“但我自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十几年后的今天,陈豪杰仅用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就概括了他许多不为人知的挣扎与付出。慢慢地,从陈豪杰的实际行动中,亲友们看到了环卫工作的意义,从不解和质疑转而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工作中,陈豪杰不怕吃苦,从最基础的清扫工作做起,脏活累活抢着干,也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2015年,陈豪杰升任清道班长。

“创新+坚守”成为行业标杆

传统人力保洁模式中,大量工作要依靠环卫工人的双手完成,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走上管理岗位后,陈豪杰开始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他在深入研究不同路段的特点和人流量后,合理调配人员和清扫设备,并打破传统人力保洁模式,采用电动清扫车、扫路机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组团保洁”模式,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效率也大幅提升。许多经过创新改良、能够更好适应复杂地形的清扫工具都有陈豪杰的巧思。在陈豪杰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有钢丝球、镊子、百洁布、刮铲、刷子、清洁剂等,这些工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特长”,是他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筛选出来的“得力助手”。

2018年,陈豪杰成立工作室。7年来,工作室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从5人发展到9人,涵盖党员、高学历人才和技术骨干,业务范围也从道路保洁拓展到清厕、清运、机修等多个领域。除了深耕业务领域,他还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为老服务等活动。2023年,工作室获评第十二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行业标杆。

除了经验的积累,陈豪杰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也日渐深刻。在他看来,做好环卫工作除了要吃苦耐劳,还需要“三颗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责任心让我们坚守岗位,细心能发现卫生死角,耐心则面对重复劳动不厌烦。”守着这三颗心,环卫工人这份工作,陈豪杰一做就是16年,至今仍坚守在一线。“不管什么工作都是需要人去做的。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清扫过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给市民们带来舒适的环境,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城市的美丽离不开每一位环卫工人的努力,这种使命感让我愿意一直坚守,为城市的整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4月底,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陈豪杰走进人民大会堂,戴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在陈豪杰身边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身边的人都为我感到骄傲,家人觉得这么多年的支持都是值得的,他们叮嘱我继续努力,不辜负这份荣誉。同事们觉得这是对我们环卫工作价值的认可,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

从业务一线到民生一线

2018年,陈豪杰首次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2022年,陈豪杰再次当选。7年来,他立足环卫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为环卫工人发声,为行业发展和民生问题建言。

“我觉得我履职的最大特色就是‘接地气’。”作为环卫领域人大代表,陈豪杰常年工作在一线,“想到问题随时都能开展调研”。上海开始施行垃圾分类后,陈豪杰火速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不仅在工作中实践,还经常到社区、学校和居民、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听取他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为陈豪杰改进工作、提出建议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他基于在一线工作中发现的“很多垃圾在源头分类不彻底,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麻烦”等问题,提出“从源头加强宣传和管理、提高垃圾分类准确性”等建议,得到了立法机关采纳。从2018年开始,陈豪杰从工作实际出发,累计提出了十几件代表议案建议,其中多件被采纳。

除了聚焦专业领域,陈豪杰也关注民生。在日常工作和走访中他发现,很多老旧小区的绿化缺乏管理,树木生长杂乱,影响居民生活,这一问题困扰“小巷总理”们已久。他深入多个老旧小区进行走访调研,和小区居民、物业工作人员交流。陈豪杰发现,老旧小区中不少树木距离居民楼不足1米,胸径50~70厘米的老树大量存在,“回缩性修剪”往往坚持不到两三年,很快树叶就会再次“顶”到居民窗口。树木繁茂,“鸟儿松鼠也多了起来,晾衣服没太阳不说还都是鸟粪,甚至有松鼠跑进家中乱咬衣物”,这让居民不胜其扰、有苦难言,而对大多数维修基金匮乏的老旧小区来说,要隔两到三年就要花不少钱对同一棵大树登高作业,成本难以接受。 

为此,去年,陈豪杰提出了关于老旧小区绿化管理的建议。他在建议中写道:居民小区的绿化因有别于其他城区绿化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大树修剪尤其是距离居民楼较近的大树修剪,应当体现方便居民生活原则,以不影响群众尤其是邻近居民、低层居民的生活为考虑,在不影响大树生存的前提下,重点修剪。同时,他提出了完善老旧小区绿化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增加绿化养护投入等建议。建议主办单位市绿化市容局表示将会同市房屋管理局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方式,健全居住区绿化管理长效常态机制,不断提升居住区绿化管理水平。“办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组织了多次座谈会,邀请我和居民代表一起参与讨论,最终推动了部分老旧小区绿化管理工作的改善,看到小区环境变好了,居民们满意的笑容回来了,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陈豪杰说。

“有了劳动模范这个新身份,我觉得责任更重了。”放眼未来,陈豪杰打算进一步完善班组管理模式,引入更多智能化手段,推动环卫工作提质增效。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希望以身作则让更多人看到“只要心怀热爱、勇于创新,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光彩”。在代表履职方面,陈豪杰将持续关注环卫行业的新问题、新需求,为环卫工人工作环境改善、待遇提高等发声,也会持续关注民生问题,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上海人大》月刊2025年第8期
文字:戴薇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