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为卷,实干为笔。“十四五”的五年,是闵行锚定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目标奋勇前行的五年,也是这座上海地理中心枢纽门户蝶变跃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闵行区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斑斓呈现。 10月27日起,“今日闵行”联合闵行区发展改革委推出非凡“十四五”、闵行这五年系列专题报道,与您一同回顾五年来闵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您循着奋斗的脉络,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与幸福质感。
“十四五”时期,闵行坚定不移围绕“促集聚、强特色、提产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主线,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和能级提升。
“十四五”以来,闵行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经济贡献突出。截至2024年末,闵行区第三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3.5%。“4+4”现代产业体系中第三产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2395.03亿元提升到5304.22亿元,营收年均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个百分点,占比从2020年的45.8%提升至63.5%。服务业已经成为闵行区产业稳定增长、调优结构的主动力。
“4+2”现代服务业体系显现度和成熟度不断提升,四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相比2020年营收年均增长率均超过7%,国际商贸、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营收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现代金融发展特色日益鲜明。两大潜力产业突破式发展,专业服务领域,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获得国家人社部授牌,上海仲裁委员会虹桥中心等高能级功能性平台落户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健康服务领域,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布局建设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大零号湾打造上海市唯一的养老科技产业园。

多元总部形成矩阵。截至2025年10月,闵行区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6家,外资研发中心108家。高能级总部加速集聚,昕诺飞、思百吉等总部被认定为亚太区总部,投资超2.3亿的雅诗兰黛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落户闵行。
开放平台功能持续拓展。虹桥商务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创新“区内仓储+区外展示交易”保税展示新模式。漕河泾综合保税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五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唯品会等平台型机构、企业加速集聚。
楼宇经济提质增效。涌现一批优质特色楼宇,如利丰广场整体升级改造,依托冯氏集团、弘毅投资等平台资源打造“AI+时尚”产业活力社区;临港莘海科技园定位“工业软件+集成电路”,吸引麦杰科技、熙流科技等创新企业入驻。在线经济普及深化。在线经济企业覆盖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在线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新零售等多元化领域,哈啰、沐瞳科技、喜马拉雅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增长新动能。

虹桥商务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
重点商务区产业集聚战略支点作用逐步显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总部类企业达到280家左右,预计2025年较2020年增长150%,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区、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入选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虹桥品汇B栋虹桥工业品全球服务中心揭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核心区入选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莘庄商务区以镇级层面首个出台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莘十条”,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扎根发展。七宝生态商务区已吸引540多家企业入驻办公,百万税收以上企业60余家。吴中路商务区、莘庄综合枢纽商务区等也立足自身定位,实现特色发展。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
闵行区积极推动政策创新,各项创新举措快速落地实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政策创新突破加快落地。《关于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闵行联动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成功推动“展转保”“展转跨”等创新政策在闵行率先落地。制定出台《推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金融便利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等政策创新实践,11项政策属于全市率先应用。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并印发《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及配套操作细则以及支持外贸企业、数字贸易、数字文创、工业服务业、商圈更新建设等一揽子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