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松江大学城科创源技术经理人能力建设活动(第一期)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技术市场协会共同承办,旨在提升技术经理人专业能力,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50余名来自高校科研项目团队、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及科技服务企业的学员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课程紧扣实务,涵盖技术转移理论、交易案例、概念验证及市场建设等主题。首场讲座由科创界TechIn创始人徐荣博士主讲,以《技术转移与技术经理人》为题,系统解析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遇。上海技术交易所交易部部长李阳则结合实操案例,介绍技术市场服务模式与交易所平台功能。下午,学员赴杨浦区湾谷科技园实训考察,参观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与技术交易所,并通过专题沙龙深入探讨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建设。

“技术经理人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桥梁,更是创新资源的整合者。”上海中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孵化器运营人员张晓静作为学员代表分享体会。她坦言,在实际工作中常面临成果转化中的规则盲区,而专业化培训正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支撑。

松江区目前正积极对接大学城八所高校,推动“地校企”协同创新。而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依托于松江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据悉,松江大学城两所理工类高校东华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年均发明专利授权800余件,大量专利具备“可转化、可落地、可融资”的潜力,构成了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同时,松江规上工业企业数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一,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产业承载空间。

在打造技术转移生态方面,松江已布局了一系列关键举措。通过建立与市科委、市教委及大学城八所核心高校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区科委深入调研摸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区领导多次带队赴高校对接项目,召开“地校企”合作座谈会,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匹配。此外,松江正在聚焦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工作,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出台“拨投结合”相关政策,初步构建起“验证-孵化-融资-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实践已初见成效。以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2024年其与松江区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数在上海各行政区中位列第一,占比达19.3%,学校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已突破千万元,其中约五分之一专利转化至松江企业。松江区科委表示,后续将逐步构建技术经理人人才库,并联动市级政策资源,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记者 李谆谆 文 李光 摄
■文字编辑 周加姚
■栏目责编 张小小 ■栏目主编 周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