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上海 > 文章详情

进博会倒计时!申城用 “三重美学” 擦亮 “世界会客厅”→

转自:绿色上海 2025-10-31 17:46:30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上海以“绣花功夫”铺就昼夜皆美的画卷 —— 白天,花境以绿植为笔,书写开放包容;夜晚,光影与草木共生,点亮城市诗意。贯穿始终的精细化保障,将生态巧思与人文温度缝进城市肌理,以整洁、有序、温馨、安全、美观的城市面貌,满怀热忱迎接海内外宾客,助力进博常办常新,越办越好。

1
绿植花境“巧绘”进博色

走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仿佛踏入一幅立体的 “山海锦绣图”:熊猫“进宝”手捧四叶草、脚踩祥云的造型格外亮眼,两侧 “云山” 叠翠,下方 “梯田花海” 与 “迷宫花园” 错落分布,角堇、百日草、孔雀草等近20种花卉演绎出祥云、渐变云山的纹样,覆盖8251.3 平方米空间的数十万盆摆花沐浴阳光,摇曳生姿。二十四节气景观柱庄雅中透着梦幻。这处 “门面担当”的绿化布置 以“海纳百川,共享未来” 为主题,延续 “云山 — 梯田花海 — 河流 — 现代城市花园” 的空间布局,今年还特意优化了花卉颜色占比,让喜庆氛围更浓郁;云山区域整体上移取消台阶摆花,梯田花海增加橙色系花卉,让色彩过渡更柔和。

延安高架、南北高架、内环高架构成的 “申字形” 高架,早已化作 “空中花廊”。经过多年选育,月季和三角梅成为常固定“主角”。每年7月至11月,浦西高架大部分路段会换上三角梅,搭配亮金女贞、六道木交替摆放,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中景观。

·

2
景观照明点亮申城夜

当夜幕降临,进博会的 “夜景模式” 正式开启,照明不再是简单的 “点亮”,而是兼顾美学、节能与人文的生态设计。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惊艳“换装”:305套洗地灯、林带探照灯、星光灯、水下灯等灯具,搭配3100余米装饰灯带,将层层叠叠的花卉映照得明艳动人。灯光通过明暗错落,勾勒出云山、花海的轮廓,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让夜间景观既有 “氛围感”,又不失“自然态”。

青浦区的夜间灯光设计同样注重 “生态与实用”。围绕核心区及崧泽大道、诸光路等道路节点,重点调试 “七彩聚虹,梦想筑桥” 主题灯光,从嘉闵高架的重点照明段到涞港路绿地的 “七彩蝶舞” 景观,每一处都确保夜景效果简洁大气的同时,又安全节能。

3
“绣花功夫”织就保障网
植物养护让每朵花 “笑迎宾客”

绿化市容等部门定期巡查“空中花廊”,掌握花苗生长状态,综合天气因素科学研判,及时更换受损或长势不佳花苗,并通过花期调控技术,让月季、三角梅等花卉在常规花期外绽放,还能在较为寒冷的气候中保持状态。

环卫保洁让每条路 “洁净如新”

青浦区在8平方公里核心保障区里深化一体化养护保洁,实行“定岗、定员、定时、定职、定量”管理,开启24小时不间断保洁模式,让核心区成为“高标洁净标杆”。

虹口区推动管理、执法、门店自治和环卫作业相互联动,“四位一体”协同保障重点区域环境。

黄浦区针对商圈特点强化智慧保洁与错峰作业,有效地提升了景观区域环境质量。

·

精细化保障让市民共享治理成果

3万多处公共休憩座椅优化提升,1700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2267 座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今年已新建改建的53座口袋公园,涵盖儿童游乐、滨水休憩等多种功能,让市民“推门见绿、就近享园”。

从“有地方坐”到“坐得舒适”,从“方便如厕”到“如厕舒心”,从“见缝插绿”到“推门见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城市治理的暖意,流淌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也让重大活动的溢出效应,真正化作市民生活中可感可及的美好。

八方来客聚申城,同心筑梦开新篇。上海用绿植、光影与守护,交出了一份 “生态与人文共生” 的答卷。 欢迎四海宾朋,在进博会期间,感受上海的热情与精致!

编辑:禾言

素材来源:市绿化市容局

部分素材来源:解放日报

@青浦绿化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