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赋能“三农”宣传,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市农业农村系统通讯员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

转自:上海三农 2025-10-31 17:50:13

10月29至3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上海市农业农村系统通讯员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松江区举行,来自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的近百名通讯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课堂联动田野,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帮助通讯员队伍坚守新闻宣传工作优良传统,深入挖掘一线鲜活故事,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全面提升业务能力,让乡村振兴故事传得更广。

如今,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标杆,在“三农”领域的新成就、新实践和新经验亟需被及时、准确、生动地记录与传播。同时,媒体格局、信息传播方式与受众接收习惯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抖音集团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张舒菡结合政务号成功案例分享了“抖音运营技巧”,为学员们介绍了短视频内容创作、算法推荐机制与热点融合方法。资深新闻工作者、科技日报社记者李均以《让田野的声音更动人:涉农故事挖掘与传播技巧》为题,通过大量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涉农故事的叙事逻辑与传播策略。

金色稻浪翻滚,白墙黛瓦点缀其间。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走进石湖荡镇东夏村进行实地探访。如今,东夏村已成为旅游度假观光休闲、新农人创新创业的热门打卡地。农民日报社上海记者站站长胡立刚结合“浦江之首”独特的地理与人文资源,现场指导学员如何挖掘乡村故事亮点、打造差异化新闻视角。学员们边走边记、边拍边聊,在实景中激发创作灵感。在水文化展示馆及春申堂内,学员们驻足聆听讲解,了解黄浦江水文变迁与“上海之根”的历史渊源,感受江南水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欢喜小院”,学员们在稻田间体验乡村休闲新业态。“咖啡馆与稻田风光相映成趣,这种文旅融合模式让人看到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以松江大米为主题打造的“有米社区”内,土灶菜饭、米奶茶、大米咖啡等创新产品,令学员们眼前一亮。“原来每个村庄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和表达。”一位学员感慨道。

在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中心主任周样波带领学员参观了演播室、内容生产中心等,重点介绍了可视化、“声音追随系统”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广播节目,实现“可听、可视、可互动”。围绕如何创制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周样波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案例,介绍了优质新闻“以短见长”“以小见大”“以快取胜”的特点,鼓励通讯员扎根一线、锤炼“四力”,创作优质内容。

“这两天的培训给我们通讯员们提供了一个很难得的交流平台。内容上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一名参训学员表示,“从信息撰写的规范性,到抖音内容的网感表达,再到乡村故事的深度挖掘,每一课都非常实用。”东夏村的现场教学更让学员们体会到“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的“三农”新闻作品采写真谛。学员们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心记录上海“三农”发展新实践,传播农业农村现代化“好声音”。

本次培训班由市农业农村委办公室与东方城乡报社联合举办。

文字:赵一苇

图片:王金秀 邹佳昊

视频:王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