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储能闪电侠”走出中国技术路线|勇立创新潮头·上海产业菁英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10-31 18:29:29

上海创新的脉搏从未如此强劲,整座城市正为产业深度变革构筑赛道,为梦想拔节生长厚植沃土。近年来,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持续实施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激发涌现出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特与文汇报联合推出“勇立创新潮头·上海产业菁英”人物报道专栏,记录这些推动时代浪潮的奋斗身影,生动展现上海产业创新的澎湃力量。

超级电容器,被称为新能源装备领域的“储能闪电侠”,相较于锂电池,它有着超长的循环寿命和超高功率密度,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充放电。

“如果把储能容器比作一瓶水,那么,锂电池就相当于瓶口窄小、但肚量大的细口瓶,充电时瓶口只能流出细细水流,而超级电容器则好似一个广口瓶,哗啦啦一下子就能倒出很多水来。”上海奥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中心副主任吴明霞生动地解释道,“美中不足的是,超级电容器这个瓶子容量不大,而我们要做的超级电容器,就是在把‘瓶口’做宽的同时把‘肚子’也做大,再兼顾高功率和高寿命。”

这个“既要又要”兼具锂电池与超级电容器优点的储能容器,原理听起来不难理解,但对于吴明霞及其团队来说,却是埋头十余年的苦干。自2008年开始实验室预研,上海奥威科技研制的高能量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于2012年在沪投用,并在不断迭代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电容器技术路线。

打碎进口“滤镜”,大力提升国产替代率

对于超级电容器来说,高能量、高功率和长寿命堪称一个“不可能”三角,彼此性能存在冲突。吴明霞及团队认为,如果要想兼具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点,同时实现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是不是可以在同一个体系内结合应用二者的材料?于是,2008年起,她与团队着手进行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匹配,最终开发出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为行业内首创。

在研发过程中,高度依赖进口的核心原材料成了吴明霞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一开始我们主要从日本和欧美国家进口核心原材料,不仅贵,货源也不稳定,随时可能面临断供问题。”她介绍,有时好不容易测试了一种材料的稳定性能,原料换一个型号可能就要重新开始。

于是,吴明霞及团队将目光转向国内,一边研究产品,一边积极与国内各大院校、企业合作,同步开展国产材料的研究。然而,国产替代并非易事。“针对超级电容器中的每一种核心材料,我们都要找多家国内厂商进行比对。”吴明霞说,仅极片所需的活性炭,团队就测试了上百种国内可替代产品。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下,目前,上海奥威科技研发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在某些型号上的国产率已达100%。

不仅实现国产化,更重要的是,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路也跑通了——不久前,公司最新一代产品刚刚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成果鉴定,证实其能量密度达到140瓦时/千克,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典型产品如美国MAXWELL、日本武藏、印度SPEL等对标中,上海奥威科技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综合指标都具有明显优势。

那么,表现在使用场景中,140瓦时/千克是什么概念?目前,这一产品正应用于上海26路公交车上。吴明霞举例解释,2000年左右,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普遍在6瓦时/千克,如果这样的电容器用在26路车上,基本每一站都要补电;而现在搭载了140瓦时/千克超级电容器的车,可以一口气跑20多公里,中间无需充电。

拓宽应用领域,率先制定国际标准

有着优越性能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也打开了储能设备的应用新思路。“既然固定线路的公交车可以使用,那么,同样是从甲地到乙地固定往返的轮渡新能源船只,是不是也能用超级电容器来充电?”吴明霞介绍,此前,新能源船只使用的大多是锂电池。但储电量大的锂电池对轮渡船只来说“绰绰有余”,于是,吴明霞与团队打开思路——为新能源船换装储电量较小但充放电速度更快的超级电容器,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还更安全。

2017年开始,吴明霞及团队与中国船级社(CCS)、中船集团以及多家船东共同进行现场试验,经过长达两三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最终中国船级社将超级电容器纳入其规范和指南之中。与此同时,吴明霞还牵头制定行业标准《SJ-T 11894-2023船用超级电容器总规范》,于2023年颁布实施,标志着超级电容器突破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应用瓶颈。“今年,我们和上海海事局共同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海安会第110届会议提交的‘船用超级电容器技术最新应用案例’提案也被采纳了。”吴明霞说。

“其实,十几年前刚入行时,我就发现,国际巨头所垄断的技术和材料并不是‘神话’。”吴明霞说,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是引领国际标准的制定。

展望未来,吴明霞坦言,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还是比较“卷”,对成本、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她与团队也将踏上新征程,包括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与锂电池形成错峰优势,以自动化、智能化、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等。

人物小传

吴明霞,上海奥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中心副主任,从事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工作17年,主要负责快充储能器件及超级电容器的一线研发和应用推广。先后获评2022年“上海工匠”、2023年“明珠工程师”、2024年“明珠领军人才”、2024年“上海东方英才拔尖项目”。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