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位于昭通市盐津县盐津三中的老师们发现,已经陪伴他们整整3年的校长付宗亮并未按原计划返回上海,而是带领同样来自上海的严红敏、李卫华和何里红三位帮扶教师,一起选择留了下来,准备陪大家“再战”3年。
付宗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市闵行区田园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2022年,在“组团式”帮扶政策的推动下,他从上海来到盐津三中担任校长,同时兼任盐津县教体局副局长。

近日,付宗亮校长(中)带领盐津三中学生在上海参加北外田园高中联欢会
上海校长结缘云南山区学校
回忆起三年前初到盐津三中时的情景,付宗亮和上海帮扶团队的老师们依然记忆犹新:“这里比我想象的更困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软件,都和上海存在很大差距。全校没有一块多媒体黑板,老师们没有一台新电脑,操场还是水泥跑道……”
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付宗亮积极对接上海资源,获得了大力支持:新建塑胶操场、引入150台新电脑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协调82块智慧黑板和1053盏护眼灯陆续到位……3年来,付宗亮联动上海企业家、爱心人士及政府部门,先后建成心理辅导中心、AI智慧教室、塑胶操场等32个帮扶项目。盐津三中的办学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提升。

盐津三中的学生们在新的塑胶操场上活动
相比硬件,付宗亮更关注教学“软件”的提升。
针对学生整体基础薄弱、统编教材适配性不足的问题,付宗亮带领由上海3位教师和昆明市安宁中学6位教师组成的帮扶团队,编写了更贴近学情的个性化教材。这套教材不仅让学生成绩稳步提升,更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为了激励师生奋进,他还设立了13万元奖励基金(北外田园“金葵花”奖励基金5万元,上海市教育奖励基金8万元),并选派优秀师生前往上海和云南安宁市交流学习。此外,帮扶团队还推动建立了教研、备课的标准化、制度化流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也增强了。“现在不仅要教好学生,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用真心感化、教育他们。”盐津三中教师祁大美深受帮扶团队影响,“帮扶教师如此敬业,我们本地教师更当全力以赴教好孩子。”
这份付出,换来了喜人的教育成果。付宗亮到盐津三中一个学年后,2023年高考成绩揭晓:99.56%的学生升入专科及以上院校,专科以上上线率增长70%,二本上线率提升35.9%。
除了改善教学软硬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被付宗亮放在心上。他将上海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建设心理疏导室。学生可通过拳击、沙盘、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教师也会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并建立跟踪档案。目前,已有超过100名学生在这里缓解了学习与生活压力。

付宗亮校长展示自己定做的减压沙盘
由于条件有限,盐津三中初中部1800名学生只能从食堂打饭后蹲在操场用餐。“晴天还好,遇到下雨,吃饭就成了难题。”3年来,付宗亮一直希望为学校新建学生食堂和综合教学楼。今年春天,在盐津县委、县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综合教学楼和学生食堂项目终于正式开始建设。
3年帮扶期满决定再留3年
今年高考,盐津三中再创佳绩。除4名因故未参加高考的学生外,全校778名高三毕业生全部升入大学本科或大专院校。今年夏天,不少考得高分的初三学生选择就读盐津三中。与3年前绝大多数学生刚达录取线的情况相比,学校正赢得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付宗亮也到了原定离开的时候。然而,他心里始终放不下:食堂和综合教学楼何时能投入使用?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能否得到及时帮助?这批新入学的高一学生,3年后能取得怎样的成绩?
“留下来!”
这个念头一闪现,便迅速占据了他的思绪:“我今年59岁了。上海多一个付宗亮不多,少一个也不少。但盐津三中,也许会因为我能再留3年,而发生一些改变。将来老了,这也是一段值得回忆、值得讲述的经历。”
萌生这一想法后,付宗亮与孩子和爱人商量。孩子理解他:“只要爸爸开心,在哪儿工作都可以。”但爱人起初并不同意:“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能像年轻人一样拼吗?”经他再三恳切沟通,爱人终于同意他再留3年,并反复叮嘱:“一定要多保重身体。”
向上海方面提出申请后,他得到了积极回应,最终获批继续留任3年。盐津县主要领导得知后十分欣慰,紧握付宗亮的手连声道谢:“感谢您为盐津的付出。学校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们解决。”

今年9月,付宗亮又在学校建设了AI智慧教室,汇集了全国知名学校的教学课件
今年9月,看着学生食堂和综合教学楼主体结构拔地而起的同时,付宗亮又在学校建起了AI智慧教室。教室里配备50多台平板电脑,汇集全国知名学校的教学课件,每一课都有数十种不同的讲授方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随时前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展开更高效的学习……
来源:云岭先锋、沪滇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