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届终成果展示在上海临港举行。活动以“精准送教+云端教研”的创新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直抵课堂一线。 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15位名师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带来一节节扎实而生动的“家常课”。 课程还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步直播,将“顶级资源”送至边疆地区和教育重点帮扶地区,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
作为名师展示课,上海市初中语文特级教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曹刚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情感变化。
“如果二十年后,学生早已忘记《月光曲》的内容,我们的语文课还留下了什么?”曹刚老师提出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语文课要教的是可迁移的知识、能力和思考方法,而不是拘泥于课文内容本身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曹刚从“单件事记叙文的不同写法”切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结构的特殊性。当一位学生敏锐地指出“这个故事不是从时间地点讲起的”,曹刚立即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思考“引子”部分在整个文本结构中的特殊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曹刚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起解读文本的问题链思维,学会了通过要素关联、矛盾分析等方法深入文本内核。
另一堂展示课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广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陈留带领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探索“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哪些美的图形?”课堂伊始,陈留以一个开放性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整节课以游戏和任务驱动,学生们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系列活动中,逐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奥秘。
课堂中,学生们从各民族建筑纹样中寻找对称图形,从蒙古包上的图案到侗族风雨桥的设计,在文化场景中感受数学的普遍性。陈留精心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剪纸挑战——从剪一个对称图形到剪两个手拉手,再到剪四个手拉手的复杂图形,学生们在不断尝试和调整中深化对对称轴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陈留展现出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智慧。当一位男生剪纸遇到困难时,陈留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最终帮助他成功完成任务并将作品展示在全班面前。另一位学生在操作中停下思考,陈留敏锐地发现并与之交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两堂课一文一理,各具特色,却共同展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线上平台也随之活跃起来,新疆、宁夏、广西、江西、辽宁等地的教师同步观摩,并积极参与交流研讨。
下课铃响后,由“陈留名师工作室”与高校合作开发的课堂教学智能分析系统在10分钟内,自动生成了一份涵盖师生互动频次、问题设计层次、学生参与度、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等多重维度的教学行为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刚刚陈留执教的这堂数学课,思维训练内容和引导性问题设计两项获得满分,重点难点把握达到99.2分。

据悉,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旨在探索技术赋能下教学—教研模式的创新路径,是上海师范大学名师培养基地的重要成果之一。
基地数学学科首席专家黄友初教授指出:“这种基于平台与数据的精准教研,推动传统听评课从经验判断走向科学诊断,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盲点、提升反思的准度与深度,也为跨区域联合教研提供了技术基础。”
为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对接,陈留正运用该系统持续捕捉教学行为数据,并与上海的优质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力求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教研”一体化新模式。
“浦东临港小学教师团队平均年龄28岁,80%教龄不足5年,这次能近距离观摩名师课堂、参与深度研讨,是一次极其珍贵的学习机会,实实在在增强了我们服务临港建设者子女办好‘家门口好学校’的能力与信心。”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校长王先云深感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作为一所主要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集装箱卡车司机子女的学校,此次活动不仅是‘送教上门’,更是将顶级教学资源送至‘家门口’。”
“教育均衡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激发每所学校的内生动力。”上海师范大学基地负责人徐雄伟强调,本次活动通过‘精准送教+云端教研’的创新模式,既直接服务临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新城吸引和留住人才;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国。将名师的“一堂课”放大为“一场全域教研”,不仅让包括新疆、宁夏、江西等地的更多教师从中受益,更是新时代以技术赋能教育均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益探索。
据了解,上海师范大学自201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名师培养基地以来,在语文学科首席专家王荣生和数学学科首席专家黄友初两位教授的精心策划下,构建了“理论研修、名校跟岗、实践转化、成果辐射”四维路径和“想清楚、做扎实、出成果”三阶段培养模式。
6年间,两期名师名校长在基地受训,均取得丰硕成果:首期学员累计开展示范教学70余堂、专题讲座178场,出版著作21部,全部成立名师工作室并持续开展教育帮扶。
刚刚完成届终展示的第二期学员也已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学员中涌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多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所有学员均成立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批量成长为正高级教师与省级学科带头人……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不仅体现了学员们的专业成长,更充分验证了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指出,此次届终展示活动既展示了最近三年来的培养成果,更体现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担当。上海师范大学也将持续为校友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希望通过构建更加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袁雯期待这些名师返回各地后,以点带面,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在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字:白羽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